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62)

9.本性活潑潑地,無相無不相。經云,不住色等。又云生心。以示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塵相,非令心如死水也。

『本性活潑潑地,無相無不相』。「無相」是從體上說的,本性之體沒有相,本來無一物,然它能現相。現相是清淨性體起作用,是故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有相。

  『經云,不住色等,又云生心,以示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塵相,非令心如死水也』,此段開示很重要。有很多修定的人錯認為一念不生就是定。佛法講一念不生,是指一個妄念都不生,但依然有正念。可見不是沒有念,是有正念。

  正念不是妄念,是無念。無念就是不執著的念,一切都不執著是正念。沒有念,相就沒有了。相從那兒來的?相從念頭生的。佛在大經裡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沒有想,那來的相?十法界都是從心想生的,西方極樂世界亦是從心想生的。想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前。一切法從心想生,是故不可以心如死水。「心如死水」是無想定。其實,無想定也很難修;修成之後,果報在四禪。四禪有個無想天,專收無想定的人,佛法稱之為外道天。一心學佛,最後學成外道,真冤枉!如果以那個定、那個心來念佛,一定上上品往生,立刻就花開見佛。一念之差,即是「道心惟微」。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果報相差太遠了。

  既說「無住」,又說「生心」,道理在此。教我們要活活潑潑的做,雖然做,心裡乾淨,一塵不染。心一染著,即是六道輪迴;心地不染著,就超越六道輪迴。即使超越六道輪迴,什麼都不做是小乘人,墮到空裡。一切都做是大乘菩薩,廣度眾生。所以,穿衣、吃飯,點點滴滴都是廣度眾生,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範圍多廣大!

10.清淨心是真心,住塵攀緣心,即是妄心。《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等。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清淨心是真心,住塵攀緣心,即是妄心』。「塵」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住」就是攀緣,就是妄心。『《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等』,這是指修行修錯了。發心想學菩薩、學佛,結果學錯了。如果學成聲聞、緣覺,還算不錯,路是走岔了,畢竟還可以回頭。如果學成外道,回不了頭,就錯得太遠了。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此是世尊在《楞嚴經》上講的『錯亂修習』,不知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會錯了,把妄心當成真心。「攀緣心」就是生滅心,就是妄心。把妄想雜念的心當成自己的真心,用這個心修行,焉能不錯。用這個心修六度萬行,依然是六道輪迴業。所修的戒、定、慧、六度、十大願王是好事、善事,果報在三善道,不能出輪迴。原因在於用的是攀緣心、妄想心。用這個心修行,出不了輪迴。可是不用這個心,真的比登天還難,毫無辦法。這才知道非念佛不可!用這種心念佛可以往生。往生就超越輪迴,此乃第一方便。用這種心修別的法門,只能修三善道,不能出輪迴。用這個心念佛能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下面二土就是這樣的人往生的。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此是真心。『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這幾句話,義理很深,是《楞嚴經》上的,我們就不說了。真心就是清淨心。如果我們用清淨心念佛往生,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果報完全不同。跟一般修其他法門的比較,念佛的功德無比殊勝。除念佛法門以外,一般人用清淨心修六度萬行,可以超越六道輪迴,可以明心見性,證圓教初住,別教初地菩薩。往生的人生實報莊嚴土,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換言之,他是真正的八地菩薩。《華嚴經》上講,從圓教初住,明心見性,修到七地,還要修兩大阿僧祇劫,時間多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是八地菩薩。

  佛菩薩教我們多讀大乘,才知道事實真相,對於一切法門,方知道如何選擇。

11.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

  『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就是八識。八識是妄心,不是真心。

  『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不知道法界原是一體,在裡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具足,因此變成凡夫。

12.『無所住』,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義。「其」字指菩提、六度等。『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

  『無所住,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個意思。「其」字指菩提、六度等。「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此是指一切佛法。此處真的把中心說出來了。中心就是無住。無住就是清淨心,無住是空有兩邊都不住,所以不執著、不斷滅。不執著,不著有;不斷滅,不著空。空有兩邊不著,是故「無所住」含有此二意。

  「而生其心」的「而」也是兩層意思。雖然一切不住,但生心。也許有人問,「既然一切都放下,一切都無所得,為何還拚命工作,做得那麼辛苦,這個人不是糊塗,自找苦吃嗎?」此念就是妄念,就是妄想,不知自己錯。如果清淨心現前,一切都放下,則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一點也不累。因為做而無做,心地清淨,一點分別、執著都沒有;只有快樂、歡喜、法喜充滿。一般人心地污染,用妄心,工作幾個小時就很累。妄心會累,真心不累。真心裡空空洞洞,愈用愈自在;愈用,智慧愈增長。妄心愈用,煩惱愈增長,焉能不累?佛菩薩工作,智慧增長,不是煩惱增長,所以不累。我們一般人不知道真正的狀況,其實是愈做愈歡喜,能利益一切眾生,而又不著相。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 佛教居士林及美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