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岸關係漸露曙光

2008/2/15 | 作者: | 點閱次數:22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兩岸關係一直陰霾,讓很多人引以為憂,其實兩岸關係的曙光已經得見,雨過天青可以期待。

陳總統執政八年,兩岸關係不進反退,雖然有跨黨派小組獲致「三個認知、四個建議」共識,作為朝野共同討論相關議題的基礎;其後經發會兩岸組朝野代表研議出三十六項推展兩岸關係的具體共識;其後又有經續會的舉行,更對兩岸經濟的開放做出多項具體建議,其目的都是在創造各界討論兩岸正常互動關係的空間,更為凝聚國內共識奠定重要的基礎。

但是這些會議結論都被束諸高閣,陳總統從「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一下退縮到「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加上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入聯公投等不利兩岸發展的措施,讓兩岸關係愈凍愈僵。

此刻,我們反而看到了兩岸未來的光亮。因為海峽兩岸都表示願朝積極、穩健、務實、理性的方向前進,都展現了「互惠合作、創造雙贏」的決心。

馬英九的大陸政策明顯的走向善意開放、互榮共利、理性協商、台灣為重。而謝長廷因為受制於陳總統,不能講得太明白,但是他還是鄭重的說:「我只會做得比馬英九更多更好。」而且謝長廷在交接行政院長時曾大膽的說:「台灣主體性應該是以台灣的整體利益來思考,如果有利就要開放,就算是中共態度差,也要跟他拚,跟他爭取實現」,並強調「兩岸直航是有利的」。可以說台灣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大陸政策上都展現了積極、穩健、務實、理性的態度。

中共方面,江澤民在「十六大」的政治報告對台部分中,強調中國要「早日解決台灣問題」與「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充滿了恫嚇的語意。但是胡錦濤在去年十二月的「十七大」政治報告,則強調中共希望「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且呼籲兩岸「達成和平協定,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明顯刻意收斂了敵意。

更重要的是,胡錦濤的報告沒有將重點放在以往一再強調的「一國兩制」,更沒有直接批評或以武力威脅台灣入聯公投的種種活動,重點擺在「和平統一、和平發展、和平協定」三個「和平概念」作為貫穿整個政治報告的主軸。可見兩岸未來的領導人,都展現了以政治智慧來緩和衝突,異中求同,尋求和平,互利共榮的理性與決心。

胡錦濤與布希會晤時特別指出,中國政府必須創造一年二千五百萬個就業機會,因此會集中精力解決內部經濟發展問題,所以大陸將經濟擺在首位,兩岸只要能平安無事就好,這正是兩岸解開心結的大好時機,也是寄望於今年五月國家新領導人的重責大任。

所以我們深信對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壞的時代、即將迎接最好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也是智慧的時代;這是疑慮的時代,也是篤信的時代;這是黑暗的季節,也是光明的季節;這是寒冷的冬天,期待不久將是溫暖的春天。

(五之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