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云何為『菩薩被大乘甲冑』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云何為『菩薩被大乘甲冑』?依《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開示:何等名為被大甲冑?此諸菩薩若
(一)被未度者令度甲冑,修治大船故。
(二)被未解脫者令解脫甲冑,解脫煩惱諸見縛故。
(三)被未安者令安甲冑,令捨一切攝受怖故。
(四)被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甲冑,令顛倒者獲正道故。
(五)被解脫一切有情甲冑,令著我有情命者壽者無所得故。
(六)被受持正法甲冑,不貪身命故。
(七)被淨佛剎土甲冑,修習善根無厭足故。
(八)被莊嚴相好甲冑,積集種種福資糧故。
(九)被摧諸魔外道所說甲冑,獲神通力故。
(十)被令一切有情歡喜甲冑,獲四無礙智故。
(十一) 被求諸佛正法甲冑,得陀羅尼智故。
(十二) 被觀一切有情心甲冑,得神通智故。
(十三) 被知一切有情根前後智甲冑,由方便智慧故。
(十四) 被滿足十力甲冑,積集智慧力故。
(十五) 被無所畏甲冑,於一切處心無退沒故。
(十六) 被滿足十八不共法甲冑,修一切善法斷一切不善法故。
(十七) 被聞一切法不驚不怖不畏甲冑,知一切法如幻夢光影谷響水月故。
(十八) 被大悲甲冑,知諸有情本來涅槃悉成就故。
(十九) 被善巧方便甲冑,聞空無相無願無行一切法不生,而能示現處生死故。
(二十) 被先加持不動甲冑,聞說超過尼夜摩相,一切諸法不生一切行不滅,不取果證故。
由此觀之,如是『二十者』,即所謂菩薩被大乘甲冑,菩薩被此二十大甲冑已,乘於大乘到於彼岸。何以故?蓋『大乘』者,梵語摩訶衍,華譯為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從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分開另立的,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則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迴向,稱為三賢,僅算是資糧位,十地稱為十聖,才是修習位。論時間,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於羅漢而次於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3年7月18日星期四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官網
【http://blog.udn.com/famscl】【http://blog.sina.com.tw/famscl/】【http://blog.nownews.com/famscl/】【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90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