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何等為『菩薩九種心界清淨』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何等為『菩薩九種心界清淨』?依《十地經論》開示:心界清淨有九種。
(一)彼道心修行增益,如經深心界不失故。
(二)於勝上證中轉生決定心,如經信解界轉明利故。
(三)彼因對治增長,如經生善根增長故。
(四)滅除諸障,如經遠離世間垢濁故。
(五)除此地祕密疑事,如經斷諸疑心故。
(六)以斷疑故,於餘處決定,如經無有疑網現前具足故。
(七)依勝樂行,如經成就喜樂故。
(八)依化眾生力,如經如來現前加故。
(九)依現無量三昧心智障清淨,如經無量心現前成就故。
由此觀之,如是『九種』,即所謂菩薩九種心界清淨,名本心界滿足果。何以故?蓋『心界清淨』者,謂菩薩修習梵行,離諸煩惱,於一切法不生取著之心,是名心界清淨。又謂菩薩依戒清淨,遠離欲惡不善法,於所欲三摩地門自在具足中,若定若慧,由隨所欲,剎那剎那,能入無量三摩地差別故。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于羅漢而次于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征。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恆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游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9年9月20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
【 http://blog.nownews.com/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
【http://hercafe.yam.com/blog/famscl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 】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905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