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云何為『眾生能生夜摩天為夜摩王』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能生夜摩天為夜摩王』?依《正法念處經》開示:夜摩王成就何業,於現在世常得安樂,常有利益,正護世間,大富大力,能護自身,善人所讚,身壞命終生於善道,天世界中為夜摩王,有大神通、大富大力?所謂此王具足成就三十七法,於現在世常得安樂,常有利益,正護世間,護世間故,大富大力,一切餘王不能破壞,能護自身,善人所讚,身壞命終生於善道,天世界中為夜摩王。何等名為三十七法?所謂
- 軍眾一切淨潔;
- 依法賦稅受取;
- 恒常懷忍不怒;
- 平直斷事不偏;
- 恒常供養尊長;
- 順舊,依前而與;
- 布施,心不慳吝;
- 不攝非法行者;
- 不近不善知識;
- 貞謹,不屬婦女;
- 聞諸語言不一切信;
- 愛善名稱,不貪財物;
- 捨離邪見;
- 恒常惠施;
- 愛語美說;
- 如實語說;
- 於諸臣眾若無因緣,不舉不下;
- 知人好惡;
- 常定一時,數見眾人;
- 不多睡臥;
- 常不懈怠;
- 善友堅固;
- 不近一切無益之友;
- 瞋喜不動;
- 不貪飲食;
- 心善思惟;
- 不待後時安詳而作;
- 法利世間;
- 者恒常修行十善業道;
- 信於因緣;
- 常供養天;
- 正護國土;
- 正護妻子;
- 常修習智;
- 不樂境界;
- 不令惡人住其國內;
- 於一切民若祿、若位,依前法與。
由此觀之,如是『三十七者』,即所謂眾生能生夜摩天為夜摩王,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夜摩天』者,梵語夜摩,華言善時。謂時時唱快樂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種福業,勝忉利天,是以感報得生其中也。是故眾生若能成就此三十七法,得名受位剎利大王,於現在世常得安樂,常有利益,大富大樂,有多財寶,能護國土、能護自身,善人所讚,身壞命終生於善道,天世界中為夜摩王。以如是等三十七法善業因故。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9年11月8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