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禪是什麼
禪是什麼?正確地回答:什麼都不是,什麼也都是。
因為,凡是有形的、存在的,不管是物質的、精神的、生理的、心理的,只要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追求的、可以依靠的、可以想像的,都不是禪的本身。所以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不可思議」。任何可以用語言、文字、符號來表達、說明的,都僅是一種現象,而不是禪的內容。禪,既非物質現象,亦非心理活動,僅可勉為其難地說:它是一種心法、一種普遍的事實。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
禪,起源於印度,原係一種定的修行與修行經驗。傳到中國,演化成為一個代號,代表著能在生活中活用的,既非如此的,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可以稱它是「無」,亦可名其為「空」。既然是「無」,既然是「空」,就不該是通過見、聞、覺、知,來接觸感受的現象了。
中國禪的功能,在其能使人於修行之後,達到「開悟見性」的目的。佛說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許多人都希望悟佛知見,見到佛性。何謂「佛性」?就是空相、空性。相,指一切有形的,可用思惟或五官接觸到的現象,包括我們的生理、心理,以及身心以外的世間所包含的一切物理現象;性,則是不變的本質、一切現象的根本。佛性不是有形的存在,亦非可被描述的任何現象,但其存在於一切現象之中的任何一點。因其沒有定相,故以空為相;沒有定性,故以空為性。
這些理論,既「空」又「無」,聽來似乎落於消極,其實不然,如果真是消極的話,我不該在此與諸位結此法緣,也不應挑燈埋首地著述不輟,更不會孜孜不倦地奔波於東、西兩半球弘法利生,也不致有逾百次的演講,風塵僕僕於全美各大學府。因為相空性空,故慈悲與智慧跟一切眾生不能分割。
二、進階修行達到空無境地
如果僅僅談空、論無、說佛性,和我們的實際生活便會脫節,淪於空談,不切實際。因此,還得借助於層次的說明,由每個人現在的情況,一步步地進階,達到開悟見性的境地。因此,我們接著以層次的分析來理解禪法。
首先,我們以修行的層次來分析由「有」至「空」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層次是尚未修行禪法,包括沒有接觸過禪法,或已知禪法而尚未開始修行的人。
第二個層次是正在修行禪法,但尚未開悟見性的人。
第三個層次是已經修行禪法,且已開悟見性的人。
現在不說第一層次,但舉第二及第三層次的例子如下:
《六祖壇經》裡有兩個眾所皆知的偈子,第一個是五祖的大弟子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另外一個偈子是六祖惠能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的偈子,意指我們的心就像明鏡台一樣,身則如菩提樹一般,我們應常以「持戒」清淨我們的身體,以「修定」清潔我們的心念,才能使身心不受染汙,而得清淨。身心清淨,即得解脫。所以,在沒開悟前,必須持戒、修定,常常地拂拭,清理身心。這是一個正在修行,而且是很努力地修行的人所見的層次。因此,五祖看了,便令門人焚香禮敬,照著修行,免墮惡道,得大利益。
六祖惠能的偈子,則已見「空性」,故否定了菩提樹、明鏡台等身心的存在。既沒有像菩提樹的身,也沒有像明鏡台的心,那用功又用到哪兒去呢?根本不須洗啊、擦啊、持戒啊、修定的。既然是「空」的,就是無罣無礙,哪兒來的塵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脫,也是悟後見性的境界。
因為,凡是有形的、存在的,不管是物質的、精神的、生理的、心理的,只要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追求的、可以依靠的、可以想像的,都不是禪的本身。所以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不可思議」。任何可以用語言、文字、符號來表達、說明的,都僅是一種現象,而不是禪的內容。禪,既非物質現象,亦非心理活動,僅可勉為其難地說:它是一種心法、一種普遍的事實。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
禪,起源於印度,原係一種定的修行與修行經驗。傳到中國,演化成為一個代號,代表著能在生活中活用的,既非如此的,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可以稱它是「無」,亦可名其為「空」。既然是「無」,既然是「空」,就不該是通過見、聞、覺、知,來接觸感受的現象了。
中國禪的功能,在其能使人於修行之後,達到「開悟見性」的目的。佛說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許多人都希望悟佛知見,見到佛性。何謂「佛性」?就是空相、空性。相,指一切有形的,可用思惟或五官接觸到的現象,包括我們的生理、心理,以及身心以外的世間所包含的一切物理現象;性,則是不變的本質、一切現象的根本。佛性不是有形的存在,亦非可被描述的任何現象,但其存在於一切現象之中的任何一點。因其沒有定相,故以空為相;沒有定性,故以空為性。
這些理論,既「空」又「無」,聽來似乎落於消極,其實不然,如果真是消極的話,我不該在此與諸位結此法緣,也不應挑燈埋首地著述不輟,更不會孜孜不倦地奔波於東、西兩半球弘法利生,也不致有逾百次的演講,風塵僕僕於全美各大學府。因為相空性空,故慈悲與智慧跟一切眾生不能分割。
二、進階修行達到空無境地
如果僅僅談空、論無、說佛性,和我們的實際生活便會脫節,淪於空談,不切實際。因此,還得借助於層次的說明,由每個人現在的情況,一步步地進階,達到開悟見性的境地。因此,我們接著以層次的分析來理解禪法。
首先,我們以修行的層次來分析由「有」至「空」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層次是尚未修行禪法,包括沒有接觸過禪法,或已知禪法而尚未開始修行的人。
第二個層次是正在修行禪法,但尚未開悟見性的人。
第三個層次是已經修行禪法,且已開悟見性的人。
現在不說第一層次,但舉第二及第三層次的例子如下:
《六祖壇經》裡有兩個眾所皆知的偈子,第一個是五祖的大弟子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另外一個偈子是六祖惠能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的偈子,意指我們的心就像明鏡台一樣,身則如菩提樹一般,我們應常以「持戒」清淨我們的身體,以「修定」清潔我們的心念,才能使身心不受染汙,而得清淨。身心清淨,即得解脫。所以,在沒開悟前,必須持戒、修定,常常地拂拭,清理身心。這是一個正在修行,而且是很努力地修行的人所見的層次。因此,五祖看了,便令門人焚香禮敬,照著修行,免墮惡道,得大利益。
六祖惠能的偈子,則已見「空性」,故否定了菩提樹、明鏡台等身心的存在。既沒有像菩提樹的身,也沒有像明鏡台的心,那用功又用到哪兒去呢?根本不須洗啊、擦啊、持戒啊、修定的。既然是「空」的,就是無罣無礙,哪兒來的塵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脫,也是悟後見性的境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