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來所說,皆是為「生心無住,無住生心」作張本。亦即為發菩提心者,指示方針耳。
『上來所說,皆是為「生心無住,無住生心」作張本。亦即為發菩提心者,指示方針耳。』菩提心是自度度他。佛教我們怎樣自度,怎樣度他,「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才是真正自度度他。怎麼做?就在日常生活中。我沒有工作,坐在這裡沒事,是不是也在修六波羅蜜?是的。怎麼修?意對法塵。六根:眼、耳、鼻、舌、身,對外面的。心不起心動念,心在法塵裡用觀照的功夫,也在行六波羅蜜,方是淨念相繼。發菩提心,要如此修法「應如是生清淨心」。
4.『應』者,決定之詞。無論小乘、大乘,果位、因地皆當無住。可知發大心者,決定亦當無住,非此不可。
『「應」者,決定之詞。無論小乘、大乘,果位、因地皆當無住。可知發大心者,決定亦當無住,非此不可。』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所時是八地菩薩。八地之前看他,是果位,證到八地。可是九地、十地看他,是因位,還在修因。因位、果位是如是看法。我們現在是凡夫,連小乘須陀洹果也沒證得,是在因位。
「皆當無住」。佛成了佛,有沒有住在佛的果位上?沒有。不但在後面經文上明說,前面經文上也很清楚的顯示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每天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不住佛果相。他所表演的,跟我們凡夫一樣,這是用事實表演給我們看,不住果位!因位與果位都不執著,都不住。
「決定亦當無住」,是發大心的。因為小乘、大乘,果位、因位都不住。我們今天想學佛,住相怎麼行?跟大小乘聖者所修學的原則違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循著這個途徑走,才真能得成就,「非此不可」,稍稍有住就錯了。
5.「生心」比「發心」義深。清淨心即是本具之性。所謂自性清淨心。清者不濁,淨者不染。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淨本性,依然現前。
『「生心」比「發心」義深。清淨心即是本具之性。所謂自性清淨心。清者不濁,淨者不染。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淨本性,依然現前。』
我們常講清淨心,可是沒有把清淨心的標準說出來。此處說出「清」的標準是什麼,「淨」的標準在那裡。「清者不濁」,要像水一樣。供佛最重要的是供一杯水,即使沒有香、花也沒有關係。水表清淨心,不是給佛菩薩喝的。一杯水供在佛菩薩面前,是常常提醒我們自己,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平等、清淨。《無量壽經》經題上「清淨、平等、覺」,供水表這個意思。很多人搞錯了,以為水是供養佛的。
還有很多人不懂,供茶,就錯了。茶,不清淨,濁而染,所以不可以供茶,要供清水,取清淨之意,表清淨心。清淨心即是真心。必須兩邊不著,清淨心才能現前。何以世尊如此重視「無住」?因為只要有住,你的心就不清淨,真心就不能現前。佛教我們要把觀念、思想轉過來,世間法是一場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要當真,就得自在、快樂。事情要做,不論大事小事,做了不執著,那就自然快樂!如果執著,做得就很辛苦!佛菩薩在旁邊看,真是「可憐愍者」!如果我們能做而無做,無做而做,多快樂!心裡乾乾淨淨,做無所做,得無所得,就接近成佛了。即是無量的福德。
誠心與自性相應,與清淨心相應,福報就大,無有窮盡。《金剛經》上校量福德有六次,一次比一次殊勝,就是一次比一次放下得多,放下愈多,心愈清淨,功德就無量無邊。
「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淨本性,依然現前」。我們現在是被無明煩惱障礙。「塵垢」是比喻,無明煩惱把我們的本性障礙了,也就是我們的清淨心不能現前。我們有妄念就不平等。妄念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我們有貪、瞋、癡、慢,是污染。這兩種障礙都非常嚴重,《金剛經》專治這兩種病,使我們的心恢復清淨、平等。這個方法,理上我們通達了;事上有困難,因為事上修的確要心很細,粗心大意的人很難修。不但要觀照,而且要微密觀照才真得受用。
例如,吃一口飯都具足圓滿六波羅蜜,幾個人知道?穿衣也是圓滿六波羅蜜,一舉一動都具足圓滿六波羅蜜。微蜜觀照,粗心大意的人沒有法子修,須懂得道理才行。我們換個方法,不用《金剛經》上觀照的方法;用念佛的方法,不必理會微細的六度,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這個方法簡單,人人都會。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圓滿六波羅蜜,不需要一樣一樣分析,老實念佛就行了。一起心動念,立即換成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不但是六波羅蜜,三學、六度、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乃是佛法的總綱領,全都具足。換言之,所有一切佛法都含攝在這一句佛號之中,一法不漏。「功」是修行的功夫。有功就有得,「清淨本性依然現前」,恢復即是「得」。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