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遠離兩面人
所謂的兩面人,就是在別人面前是一種樣子,在背後又是另外一種樣子。例如,見面時打躬作揖、稱兄道弟,但背地裡卻批評、辱罵對方,這就是標準的兩面人。他用虛偽的心來待人,是一種表演或假裝出來的態度。
有時候別人刻意虛情假意,我們是很難察覺的,只覺得對方對自己很禮貌、尊敬。但如果對方過於客氣,就該懷疑對方是否虛假,因為兩面人為了達成目的,什麼好話都會說,這種刻意的虛情假意一定是有目的。只要是不實在、不恰當的恭敬和禮貌,就是一種虛禮。其實,只要小心觀察、傾聽,並不難判斷出真偽:對方如果是陌生人,自然沒有理由對我們這麼讚賞;如果是相處了很久的熟人,那就會知道這個人的習性原本就是比較虛偽。
多年前曾有一位先生帶著他的母親來看我,一見面就講了許多過度客氣的話,企圖讓我以為他是個很有教養、很有地位,而且很有錢的人。但是,他表現得實在太過分了,客氣得異常,讓我警覺到這個人是否另有目的,於是開門見山地問他:「請問你們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東西?」他一聽,馬上就知道找錯了人,趕緊換了個神色,說:「對不起,我們沒有要做什麼。」要不是他刻意地表現,我其實也不會懷疑他的身分,甚至懷疑兩人的母子關係可能也是假的。
我也曾經遇到一個人,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用尊稱稱呼對方,即使是年紀很小的小女孩,他也稱她為大小姐、貴千金,非常客氣,但是對有些人或在某些場合,並不適合這樣稱呼,反而讓人覺得很虛假、肉麻,很不舒服。不過這種虛情假意只是他個人的習慣,並沒有什麼特別目的,所以對別人不會造成大礙。
雖然不會對人造成大礙,但花言巧語、巧言令色,畢竟不是一個好習慣,應該試著多講真話、多講肺腑之言,盡量讓自己講出來的話和內心的想法一致。但人往往習慣虛偽以後,就很難矯正,非得受到慘痛的教訓時,才會改正過來。
其實,只要是虛偽的人,內心都會有掙扎和痛苦。除非已經虛偽成性,不但不覺得自己虛偽,內心也不會感到痛苦,但他的表現仍會讓別人覺得虛偽。
當我們面對虛偽的人,最好稍微保持一點距離,因為距離太近時,你可能會受到傷害。可能的話,也可以適時提醒他:「不需要用這種表演性的態度、語言,因為對我來說並沒有用處。」如果對方不聽勸,那還是遠離他吧!
有時候別人刻意虛情假意,我們是很難察覺的,只覺得對方對自己很禮貌、尊敬。但如果對方過於客氣,就該懷疑對方是否虛假,因為兩面人為了達成目的,什麼好話都會說,這種刻意的虛情假意一定是有目的。只要是不實在、不恰當的恭敬和禮貌,就是一種虛禮。其實,只要小心觀察、傾聽,並不難判斷出真偽:對方如果是陌生人,自然沒有理由對我們這麼讚賞;如果是相處了很久的熟人,那就會知道這個人的習性原本就是比較虛偽。
多年前曾有一位先生帶著他的母親來看我,一見面就講了許多過度客氣的話,企圖讓我以為他是個很有教養、很有地位,而且很有錢的人。但是,他表現得實在太過分了,客氣得異常,讓我警覺到這個人是否另有目的,於是開門見山地問他:「請問你們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東西?」他一聽,馬上就知道找錯了人,趕緊換了個神色,說:「對不起,我們沒有要做什麼。」要不是他刻意地表現,我其實也不會懷疑他的身分,甚至懷疑兩人的母子關係可能也是假的。
我也曾經遇到一個人,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用尊稱稱呼對方,即使是年紀很小的小女孩,他也稱她為大小姐、貴千金,非常客氣,但是對有些人或在某些場合,並不適合這樣稱呼,反而讓人覺得很虛假、肉麻,很不舒服。不過這種虛情假意只是他個人的習慣,並沒有什麼特別目的,所以對別人不會造成大礙。
雖然不會對人造成大礙,但花言巧語、巧言令色,畢竟不是一個好習慣,應該試著多講真話、多講肺腑之言,盡量讓自己講出來的話和內心的想法一致。但人往往習慣虛偽以後,就很難矯正,非得受到慘痛的教訓時,才會改正過來。
其實,只要是虛偽的人,內心都會有掙扎和痛苦。除非已經虛偽成性,不但不覺得自己虛偽,內心也不會感到痛苦,但他的表現仍會讓別人覺得虛偽。
當我們面對虛偽的人,最好稍微保持一點距離,因為距離太近時,你可能會受到傷害。可能的話,也可以適時提醒他:「不需要用這種表演性的態度、語言,因為對我來說並沒有用處。」如果對方不聽勸,那還是遠離他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