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什麼是佛法?
顧名思義,佛法就是佛陀所說的法要。釋迦牟尼佛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他所說的法並不是要人把它當作一門知識學問去研究,而是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因此,佛法本身就是具有實用價值的。
佛法的基本思想──知苦與離苦
佛法的基本思想,說的無非是知苦與離苦。知苦是生活的事實,離苦則是生活的目標。
曾經有一次我在演講時,問聽眾說:「有誰結婚超過十年,而夫妻從來沒有吵過架的?」結果,有位立法委員舉手,他們夫婦兩人都是三寶弟子,互以同修伴侶相待,所以不曾吵架。
要做到夫妻不吵架,看似困難,其實也很容易。只要想想,當對方找你吵架的時候,你已經覺得很不是滋味了,假如你再還以顏色,一定是雪上加霜,苦上加苦,自己受了苦,還要叫人家也受苦,彼此苦苦相逼,何苦來哉?
但是這個道理雖容易聽懂,卻不容易做到,即使是身為佛教徒,在境界來臨的時候,往往也經不起考驗。例如有些人就會說:「他害我這麼苦!我也要叫他嘗嘗這個滋味,否則不就沒有因果報應了嗎?」
因果報應豈是這種講法?因果是貫穿三世的,你現前所受的苦,就是果報,受了苦就等於還報一樣,如果你不肯償還,反而想要變本加厲,以牙還牙,彼此鬥來鬥去,冤冤相報,那就沒完沒了,永無盡期了。真正懂得因果的人,是能知苦、受苦,並且不再製造各種苦因。所以說,夫妻兩個彼此為難,互相報復,不但不慈悲,也沒有智慧。
顧名思義,佛法就是佛陀所說的法要。釋迦牟尼佛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他所說的法並不是要人把它當作一門知識學問去研究,而是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因此,佛法本身就是具有實用價值的。
佛法的基本思想──知苦與離苦
佛法的基本思想,說的無非是知苦與離苦。知苦是生活的事實,離苦則是生活的目標。
曾經有一次我在演講時,問聽眾說:「有誰結婚超過十年,而夫妻從來沒有吵過架的?」結果,有位立法委員舉手,他們夫婦兩人都是三寶弟子,互以同修伴侶相待,所以不曾吵架。
要做到夫妻不吵架,看似困難,其實也很容易。只要想想,當對方找你吵架的時候,你已經覺得很不是滋味了,假如你再還以顏色,一定是雪上加霜,苦上加苦,自己受了苦,還要叫人家也受苦,彼此苦苦相逼,何苦來哉?
但是這個道理雖容易聽懂,卻不容易做到,即使是身為佛教徒,在境界來臨的時候,往往也經不起考驗。例如有些人就會說:「他害我這麼苦!我也要叫他嘗嘗這個滋味,否則不就沒有因果報應了嗎?」
因果報應豈是這種講法?因果是貫穿三世的,你現前所受的苦,就是果報,受了苦就等於還報一樣,如果你不肯償還,反而想要變本加厲,以牙還牙,彼此鬥來鬥去,冤冤相報,那就沒完沒了,永無盡期了。真正懂得因果的人,是能知苦、受苦,並且不再製造各種苦因。所以說,夫妻兩個彼此為難,互相報復,不但不慈悲,也沒有智慧。
佛法的作用
佛法的作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日常生活的應機接物,2.斷除煩惱,3.圓滿成佛。
從這三個層次來看,便知道我們不要好高騖遠,冀求一步登天,應當老老實實,先從日常生活的起步點做起;而且不論在那個層次,都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一味仰賴佛菩薩的加持。
當然,外力的加持並非不可能,只是不可靠。我們中國人常說:「自助而人助,人助而天助。」如果自己沒有半點工夫,一旦外援斷絕,便會陷入苦難的深淵。例如說今天沒有飯吃,別人也許可以暫時給你一片麵包,但是下一餐呢?就算下一餐再給你一片麵包,那麼明天呢?即使有人可以天天給你一片麵包,但如果有一天這個人出遠門了,或者他自己也三餐不繼了,那麼你所仰賴的這個對象就靠不住了。或許有許多人願意相信權威的神,寄望他給予一切而永恆的恩賜,可惜那僅是信仰,未必是事實。
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佛法告訴我們,自力更生最重要,但是否定別人,完全依靠自力也不對,那會變得剛愎自用;我們仍然需要別人來指導我們如何運用佛法,也相信諸佛菩薩及護法龍天的慈悲呵護。
佛法的作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日常生活的應機接物,2.斷除煩惱,3.圓滿成佛。
從這三個層次來看,便知道我們不要好高騖遠,冀求一步登天,應當老老實實,先從日常生活的起步點做起;而且不論在那個層次,都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一味仰賴佛菩薩的加持。
當然,外力的加持並非不可能,只是不可靠。我們中國人常說:「自助而人助,人助而天助。」如果自己沒有半點工夫,一旦外援斷絕,便會陷入苦難的深淵。例如說今天沒有飯吃,別人也許可以暫時給你一片麵包,但是下一餐呢?就算下一餐再給你一片麵包,那麼明天呢?即使有人可以天天給你一片麵包,但如果有一天這個人出遠門了,或者他自己也三餐不繼了,那麼你所仰賴的這個對象就靠不住了。或許有許多人願意相信權威的神,寄望他給予一切而永恆的恩賜,可惜那僅是信仰,未必是事實。
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佛法告訴我們,自力更生最重要,但是否定別人,完全依靠自力也不對,那會變得剛愎自用;我們仍然需要別人來指導我們如何運用佛法,也相信諸佛菩薩及護法龍天的慈悲呵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