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修行與中道

↑TOP

話頭法門與佛法有什麼關係?其實兩者是不可分的。佛法就包含禪法。如果禪沒有佛法,就不是正確的禪。修話頭時,就是在修佛法,反之亦然。我會解釋這是什麼意思。

釋迦牟尼還是年輕王子時,看到了生、老、病、死之苦,因此出家尋求離苦之道。成佛之前,他經歷了多年的艱辛,跟隨不同的老師,修行不同的法門,練習不同的打坐方式。這些都幫助他在靈修方面的發展,卻不能讓他完全滿意,因為他依然無法找到解脫人類痛苦之道。他終於走上自己的路,苦修了六年。在認真苦行,歷經身體的煎熬之後,變得很虛弱,精疲力竭,卻依然沒有達到他的目標。他開始明白極端的苦行只是苦上加苦。釋迦牟尼已把王子養尊處優的生活拋諸腦後,也未能透過苦行達到他的目標,因此決定自己必須在兩個極端之間找到一條路。

因此他發現了中道,累了就休息,餓了就吃喝。為了恢復力氣,他有一次接受了一個年輕女子供養的羊奶。當他恢後健康時,他就找到一棵樹,在底下打坐,發誓非坐到開悟不可。他放下了以往一切的經驗和念頭,到了第六夜目睹明星,頓時了悟佛道,當下成佛。他體驗到的是頓悟,而那只有在放下一切的執著之後才會出現。有些人也許會看著星星,心想:「多美啊!難怪釋迦牟尼會開悟。」但是你也可以看著星星,一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天依然沒有開悟。佛陀開悟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能放下心裡的一切。

如果你能透過修話頭生起疑情,而且如果那個疑情可以變成大疑團,把你整個人包在裡面,那麼即使是一隻鳥在你頭上拉屎都能讓你開悟。鳥屎並不是你開悟的原因,而只是眾多因緣之一,不妨把它稱為帶來你開悟的契機。如果開悟,那會是因為你自己的心地成熟了。當心地因為因緣而充分成熟時,任何事件都能刺激它拋棄虛幻的自我。當思惟心像那樣脫落時,就可以體驗到頓悟。

釋迦牟尼佛知道,如果在歷經所有艱苦之後自我感依然堅固,尤其是執著於要開悟的自我,那麼苦行並不能帶來開悟。然而,苦行至少能約束身、口、意,不讓人去做壞事。如果釋迦牟尼放棄苦行,而去享樂,開悟將更遙不可期。如果他陷溺於五官之慾,那就不是修行。修苦行至少能幫助人覺知煩惱,沉溺於享樂則會使人昧於煩惱,即使被煩惱包圍也不知道。因此,釋迦牟尼決定採取中道而行,避免苦行和享樂這兩個極端。

很多人認為中道的意思就是既不陷溺於享樂,也不忍受痛苦,但如果這意味著什麼都不做,就是錯誤。佛法所說的中道,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的動態作用所構成此一基本真理。因緣的作用印證了沒有一個內在、獨立的自我存在的實體可以讓在我們稱為「我」或「自我」。萬事萬物透過因緣而呈現了遷流不已的現象。因此,一切事情都是無常的,因為各種因緣的聚合而湊到一塊,我們稱為「緣起」。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這種生滅的真理可以應用到每件事情上。如果我們把現象描繪成具有自性,那麼該把那個自性稱為「空」。這個「空」並不是空虛,而是說它的性質是所有緣的聚合,而這些緣本身是無常和空的。這個空又可稱為「佛性」。這種佛性恰好與自我中心相對。所謂自我中心就是認為我們身上某處有個永恆的自我,這個「我」掌管了我們身、口、意的一切活動。更仔細觀察我們所謂的「我」時,會發現它也是因緣的聚合。「自我」其實是心理的污染和煩惱的核心——念頭、情緒、感情、觀念、記憶——而這些一直在轉換、改變、遷流、活動。當某人直接察覺到在自我的現象中沒有永恆存在的真實,也就是說,自我是空的,這就是體驗了佛性。

佛法的中道意味著不執著於極端,也不執著中間。基本上,修行中道意味著不執著於「我」,也不執著於「我所」。如果能藉著修話頭之助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就是按照佛陀的中道而修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