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念佛要从有相达到无相↑TOP
念佛法门有「有相」和「无相」两种。在念佛目的方面,有人念佛是希望求福报,有人是希望求富贵、求长寿、求平安、求智慧,也有人是希望累积淨土资粮,这些目的都是有相,而淨土经典裡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也都是有相的。
通常人讲淨土时,大概只讲到念佛求生西方淨土。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并不能说错。但是因为佛法的本质一定与空、般若的智慧相应,唯有发般若的慧才能彻底除烦恼。就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还是要听闻佛法,发起无漏的智慧,证无生法忍。
无生就是不生不灭,是说佛性的不生不灭。虽称之为涅槃,实际上是空,但是并不妨碍智慧和慈悲的功能。也就是有慈悲和智慧的功能,但是没有自我的执着;没有小我,也没有大我。如《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以及「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但是既然无智亦无得,为何又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连智慧都不执着了。不执着烦恼,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烦恼,也就没有智慧了,这是空,叫作毕竟空。
多半的人以为往生西方极乐淨土,上品上生就已经足够,其实即使上品上生也还是凡夫,并没有进入初地,还要修行,才能花开见佛,得无生忍。而上品上生还是有相,不是无相,这一点一定要知道。
(二) 自认是下根之人,老实念佛
无相还是必须从有相的方法着手,否则没有着力点。有相念佛是有阿弥陀佛的圣号,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方向,有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为目标。我们修念佛禅,则是从念阿弥陀佛名号开始,但是念的时候不要观想佛的模样,只是不断地持名,慢慢就能进步到达无相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念佛非常简单,只要会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就行了,三岁的小孩、甚至刚学会说话的一岁小孩都会念,所以是三根普被,所谓三根,是指不论上、中、下何种根机,都能从念佛法门得到利益,只是深浅有所差别而已。譬如上根人念佛很快可从有相进入无相念佛,中根人则要多花一些时间,而下根人恐怕没有办法体会到无相念佛。
下根人善根不够,知见又不正确,如果立刻无相念佛,会以为自己与佛无二无别,因此不相信有阿弥陀佛,也认为不需要念阿弥陀佛、不需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大傲慢心、大愚痴心,是邪见、外道,很容易入魔,十分危险。更何况如果你的「我」还很大,或者根本连「我」是什麽也不知道,那还说什麽「无我」呢?因此,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宁可相信自己是下根人,业力很重、障碍很多,老老实实地从基础的有相念佛、取相念佛着力;如果你是上根人,照着师父教的方法去做,很快也能从有相进入无相。
不过,在今天末法时代,上根人很少,即使释迦牟尼佛时代也是如此。佛经中曾有一个比喻:「菩萨发大心,鱼子菴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意思是说,世间有三样东西,因的时候很多,但真正结果的却很少。第一样是鱼子,因为鱼一次可以产很多的鱼卵,但是从鱼子变成小鱼然后再变成大鱼的数量很少;可能还未长成小鱼就被吃掉了,即使长成小鱼也有可能被大鱼吃掉。第二样是菴树华,就是芒果花;芒果花很小又很多,一串花蕊上就有上百朵,但最多只能结二个芒果,否则无法承载重量。最后一样则是初发心菩萨,就是刚刚发心要修菩萨行、修菩萨道的人;发心修行菩萨道的人很多,但是能持续培养菩提心,增长道心、道业的人却很少,一遇到恶因缘、逆境、障碍,很容易就退缩,放弃修行,这是业障、报障。
所以我们修行,就好像一艘在海裡航行的帆船,遇到了逆风,老是在原地绕圈子,没有办法前行,也因此《大乘起信论》说,要坚固信心需要十大劫之久,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必须非常努力,否则很可能只修行几次,就打退堂鼓了。我有好多在家弟子就是如此,像打摆子、患了疟疾一样,一下子好热心,一下子消失了,过了一阵子,又突然出现了。问他原因,多半是因为事情繁忙,不然就是因为懒散,像这样一暴十寒,修行要成功、要成为上根人,很不容易。
若你自认为根机不够,要有惭愧心,并且要多花时间修行,除了参加精进共修,平常也应该随时不忘念佛,才不会连下根也断掉,而能继续成长,变为中根,然后变成上根。
下根虽然是有相念佛,但是要知道还有无相念佛的目标。佛法不论是哪一宗、哪一派,不论是哪一部经典、论典,虽然讲的法门不同,可是目标都是要我们破我执。破我执就是无我,就是无我相,就是无相。我相没有,佛的相也没有;不取自己的我相,有谁去取佛的相呢?所以实证无相,阿弥陀佛与自己就是不一不二,一切诸佛与自己是一个鼻孔出气。
我在呼吸就与一切诸佛同时在呼吸,我在吃饭就与一切诸佛同时在吃饭,如同禅宗所说的「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这不是真的说我每天早上都与佛一同起床,每晚都抱着一尊佛入眠,其实抱的是无相、是实相,是与佛的法身不一不二。 (节录自:第三篇、第二章)
通常人讲淨土时,大概只讲到念佛求生西方淨土。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并不能说错。但是因为佛法的本质一定与空、般若的智慧相应,唯有发般若的慧才能彻底除烦恼。就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还是要听闻佛法,发起无漏的智慧,证无生法忍。
无生就是不生不灭,是说佛性的不生不灭。虽称之为涅槃,实际上是空,但是并不妨碍智慧和慈悲的功能。也就是有慈悲和智慧的功能,但是没有自我的执着;没有小我,也没有大我。如《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以及「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但是既然无智亦无得,为何又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连智慧都不执着了。不执着烦恼,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烦恼,也就没有智慧了,这是空,叫作毕竟空。
多半的人以为往生西方极乐淨土,上品上生就已经足够,其实即使上品上生也还是凡夫,并没有进入初地,还要修行,才能花开见佛,得无生忍。而上品上生还是有相,不是无相,这一点一定要知道。
(二) 自认是下根之人,老实念佛
无相还是必须从有相的方法着手,否则没有着力点。有相念佛是有阿弥陀佛的圣号,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方向,有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为目标。我们修念佛禅,则是从念阿弥陀佛名号开始,但是念的时候不要观想佛的模样,只是不断地持名,慢慢就能进步到达无相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念佛非常简单,只要会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就行了,三岁的小孩、甚至刚学会说话的一岁小孩都会念,所以是三根普被,所谓三根,是指不论上、中、下何种根机,都能从念佛法门得到利益,只是深浅有所差别而已。譬如上根人念佛很快可从有相进入无相念佛,中根人则要多花一些时间,而下根人恐怕没有办法体会到无相念佛。
下根人善根不够,知见又不正确,如果立刻无相念佛,会以为自己与佛无二无别,因此不相信有阿弥陀佛,也认为不需要念阿弥陀佛、不需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大傲慢心、大愚痴心,是邪见、外道,很容易入魔,十分危险。更何况如果你的「我」还很大,或者根本连「我」是什麽也不知道,那还说什麽「无我」呢?因此,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宁可相信自己是下根人,业力很重、障碍很多,老老实实地从基础的有相念佛、取相念佛着力;如果你是上根人,照着师父教的方法去做,很快也能从有相进入无相。
不过,在今天末法时代,上根人很少,即使释迦牟尼佛时代也是如此。佛经中曾有一个比喻:「菩萨发大心,鱼子菴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意思是说,世间有三样东西,因的时候很多,但真正结果的却很少。第一样是鱼子,因为鱼一次可以产很多的鱼卵,但是从鱼子变成小鱼然后再变成大鱼的数量很少;可能还未长成小鱼就被吃掉了,即使长成小鱼也有可能被大鱼吃掉。第二样是菴树华,就是芒果花;芒果花很小又很多,一串花蕊上就有上百朵,但最多只能结二个芒果,否则无法承载重量。最后一样则是初发心菩萨,就是刚刚发心要修菩萨行、修菩萨道的人;发心修行菩萨道的人很多,但是能持续培养菩提心,增长道心、道业的人却很少,一遇到恶因缘、逆境、障碍,很容易就退缩,放弃修行,这是业障、报障。
所以我们修行,就好像一艘在海裡航行的帆船,遇到了逆风,老是在原地绕圈子,没有办法前行,也因此《大乘起信论》说,要坚固信心需要十大劫之久,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必须非常努力,否则很可能只修行几次,就打退堂鼓了。我有好多在家弟子就是如此,像打摆子、患了疟疾一样,一下子好热心,一下子消失了,过了一阵子,又突然出现了。问他原因,多半是因为事情繁忙,不然就是因为懒散,像这样一暴十寒,修行要成功、要成为上根人,很不容易。
若你自认为根机不够,要有惭愧心,并且要多花时间修行,除了参加精进共修,平常也应该随时不忘念佛,才不会连下根也断掉,而能继续成长,变为中根,然后变成上根。
下根虽然是有相念佛,但是要知道还有无相念佛的目标。佛法不论是哪一宗、哪一派,不论是哪一部经典、论典,虽然讲的法门不同,可是目标都是要我们破我执。破我执就是无我,就是无我相,就是无相。我相没有,佛的相也没有;不取自己的我相,有谁去取佛的相呢?所以实证无相,阿弥陀佛与自己就是不一不二,一切诸佛与自己是一个鼻孔出气。
我在呼吸就与一切诸佛同时在呼吸,我在吃饭就与一切诸佛同时在吃饭,如同禅宗所说的「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这不是真的说我每天早上都与佛一同起床,每晚都抱着一尊佛入眠,其实抱的是无相、是实相,是与佛的法身不一不二。 (节录自:第三篇、第二章)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