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知足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大人覺知的第三項是:如果欲望之心永不滿足,只知多求的話,便會增長各種的罪惡行為。菩薩行者就不一樣了,應當經常想到必須知足,方能安於貧困,樂於道行,唯有開發離苦的智慧,才是自己的本業。
知足和少欲是互為因果的,能少欲者必由於知足,能知足者必由於少欲,所以說了少欲之後,接著闡明知足的重要性。
內有「無厭足」之心,即外有「多求」之行;人多求的對象,具體的說,大概是男女、飲食、名位、財富、權勢等,由於貪欲不止,永不滿足,便會將貪求的範圍,從霸佔一事一物、一人一家、一鄉一族,擴展到征服、掠奪、奴役一地、一國、多國乃至全世界,為了達成目的,甚至不惜使用陰謀詭詐和戰爭殺戮,造成兵連禍結,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為人間增長了滔天的罪惡。
此處的「菩薩」,有兩層意思:1.是小乘的立場,以釋迦世尊未成正等正覺之前,歷劫修行的階段,皆名為菩薩。2.是大乘的立場,以發起大菩提心,誓願廣度眾生的人,不論凡聖,直到成佛為止,皆名菩薩。
無論大乘小乘,所說的菩薩行者,都應該是少欲知足的。唯有能夠安身於貧困中的人,才能把守修行聖道的崗位,否則只要受到五欲之中任何一欲的鉤引誘惑,便會把持不住而被牽著鼻子走,向欲境中打滾去了,那就是離開了修行慧業的聖道。
出家僧固然應該少欲知足,但一般人錯認,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則不妨隨俗,可以享受凡人所追求的各種五欲。其實,僧俗的身分雖然有出家與居家之別,為了修習聖道,都應該少欲知足。而且大乘的菩薩道是以小乘的解脫道為基礎,例如維摩、勝鬘等現居士身的大菩薩們,都是梵行清淨的聖者。這在本經的第七項中,也特別有說明;否則不論是僧是俗,多欲而不知足者,必定會製造自害害人的罪惡行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