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云何為『沙門法』

    眾所周知:『沙門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如同《大智度論》曰:「智慧人有二分,沙門婆羅門,出家名沙門,在家名婆羅門。餘人心存世樂,是故不說。婆羅門多學智慧求福,出家人一切求道。」至於云何為『沙門法』?茲依《順權方便經》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1. 無有言辭乃沙門若無言辭則無顛倒無顛倒者則無諍訟。
  2. 無諍訟者是沙門法所致法者永離二行。
  3. 謂沙門法無想不想永寂眾想。
  4. 沙門法無為無散遠離合散超越邪跡入平等道。
  5. 謂沙門法無有境土離於分界無為滅度。
  6. 謂沙門法以知止足不貪道俗永無所著[*]然無跡。
  7. 謂沙門法無著無縛亦無有脫等猶虛空。
  8. 謂沙門法亦無心念除心意識。
  9. 謂沙門法常知節限少欲少事無所悕望。
  10. 謂沙門法消去貪欲心無所慕志若太山不可傾動。
  11. 謂沙門法棄捨欲樂心不虛渴不好三界。
  12. 謂沙門法皆離分界十方境土越諸所作無所起立。
  13. 謂沙門法捨五陰魔及有形體有眾難無有塵勞。
  14. 謂沙門法越度魔界貪欲所消心無所生亦不馳逸。
  15. 謂沙門法以超死魔而無所著不懷妄想。
  16. 謂沙門法不慕天魔心無所思志等如地。
  17. 謂沙門法不著吾我解一切空寂然淡泊。
  18. 謂沙門法心無所猗以無想行而不增損。
  19. 謂沙門法以捨妄想心無所願不有取捨。
  20. 謂沙門法遊在三界而無所行決眾疑網。
  21. 謂沙門法消眾入無無有諸衰陰蓋永滅。
  22. 謂沙門法捨于調戲不存放逸降伏其心。
  23. 謂沙門法不抱瞋恚心不懷恨寂寞定意。
  24. 謂沙門法無有飢渴不存虛乏心無合會。
  25. 謂沙門法無有二行已捨二業而等同像。不高不卑不舉不下。
  26. 謂沙門法以棄兩事行無所著無所罣礙。
  27. 謂沙門法除俗業卻眾陰蔽不貪四大。
  28. 謂沙門法分別五陰諸種本末無有諸入。
  29. 謂沙門法頒宣一切十方法界無有境土。
  30. 謂沙門法曉了諸入自然如化本無處所。
  31. 謂沙門法自然如空而暢無為不好有為。
  32. 謂沙門法。永以棄去一切諸數無有取捨。
  33. 謂沙門法自於己利而知止足不有諍訟。
  34. 謂沙門法和心一切顯現眾生等行忍辱。
  35. 謂沙門法無所亡失心不忘捨逮得解脫。
  36. 謂沙門法心已解脫而無所怙坦然寂寞。
  37. 謂沙門法猶若虛空不可譬喻等無有侶。

    由此觀之,如是『三十七法』,即所謂沙門法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沙門法』者,謂修沙門行者所修行之方法軌則,以期了脫生死,超出三界,證得其果也。如同《俱舍論》曰:「言初果者謂預流果,此於一切沙門果中必初得故。」《瑜伽論》云:「有四沙門:一勝道沙門,即佛等;二說道沙門,謂說正法者;三活道沙門,謂修諸善品者;四汙道沙門,謂諸邪行者。」

總而言之,『出家(沙門)』者,可分(1)身(為了脫生死而著袈裟)心(不貪五欲六塵)皆出家(2)身出家(或因逃債,或因婚姻不滿而著袈裟)心不出家(尚貪戀家眷、五欲)(3)身不出家(或因照顧老弱眷屬,或因學佛較晚)心出家(為了脫生死,由聞思修三慧而看破五欲)(4)身心皆未出家(指一般未學佛凡夫)。學佛修道者為了脫生死,超出三界,勢必要選擇『身心皆出家(如古今中外『明心見性』之高僧)』,至少也要選擇『身不出家而心出家(如唯摩詰居士、龐居士、傅大士、王龍舒居士、彭際清居士等大德)』,方能『明心見性』,或上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俟證得『八地(不動地)菩薩』果位後,再倒駕慈航到『娑婆世界』普度眾生,滿菩提願。否則『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六欲天上現五衰,三禪天上有風災,要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6212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