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57)

五一、顯成發無住心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

  此話包括的範圍很廣。「諸菩薩」是從初信位起,到等覺菩薩。如果分開來看,諸菩薩是指初信到十回向,三十個位次。「摩訶薩」是大菩薩,是地上菩薩。從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稱摩訶薩。是故稱之『為諸菩薩摩訶薩』。

應如是生清淨心。

  如是,像前面所說的。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末後兩句是總結,將修行總綱領、總原則傳授給我們。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包括我們現代人所說的物質享受、精神享受。問題與關鍵在「住」,住是分別、執著。其實,享受不礙事,沒有問題。關鍵就在分別、執著。一有分別、執著,四相具足,也就是煩惱具足,你還能出得了輪迴?

物質、精神上的生活,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誡,知足常樂。我們這一生的福報,是前生修的。福報如果很大,自己受用足夠,送給別人分享,符合菩薩精神。前世我們布施得少,這一生生活過得比較苦。知足常樂,我們不祈求物質的享受,也很自在,心清淨。正常的生活,一定要保持身心清淨。追求物質的享受,就不正常。佛教我們要求清淨心,要求智慧,要求生淨土。

  娑婆世間如夢幻泡影,生活得過且過就好,隨緣度日。隨緣好啊!一切都隨順,富貴,隨順富貴;貧賤,隨順貧賤。隨緣就沒有障礙。怕的是攀緣,不肯隨緣,那就造業。不肯隨緣的人造無量的罪業,能不能改善他的生活?不能。因為「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面沒有,怎麼求也求不到;命裡有的,不求也來,何必要求?《了凡四訓》講得透徹,一定要多讀,真正搞清楚,祈求的念頭就沒有了。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心就定了。修學佛法,即使障礙不能完全去掉,亦可以去掉一大半。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此節經文是結束前文。為自開口說至此處,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義趣甚深。

『此節經文是結束前文。為自開口說至此處,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義趣甚深。』同修們都知道,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會下,五祖跟他講《金剛經》,就是講到此處,他開悟了,大澈大悟,後面就不需要講了。一悟一切悟,他不但明白《金剛經》的意思,大般若的意思,他也明白了,乃至於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他都明白了。不但出世間法,世間法亦沒有一樣不通達明瞭。他向老師五祖忍和尚提出心得報告,雖然言語不多,忍大師聽了之後為他印證,證明他確實明心見性。

  六祖能大師沒有讀過書,他是做粗活的人,未出家之前,賣柴度日。他到五祖的道場,發心想出家。出家要具備出家的條件,要有出家的環境。忍大師的徒眾很多,惠能去了,當然不能例外,也得按順序排班,他排在最後一名。道場裡,老法師的徒弟幾千人,他排在末後,所以他並沒有剃度,先到碓房裡做工,碓房就是廚房的下院。

  當時忍和尚的道場約有二、三千人,這麼多人吃飯,要舂米,要劈柴。所以,他就分配在碓房做舂米、劈柴的工作。別人看到,以為是到寺院做苦工,其實他在那裡修戒、定、慧,修六波羅蜜,他是真修。工作了八個月,老法師年齡太大,要傳法了。傳法要有條件,必須真正開悟的,才可以傳法;沒有開悟,縱然跟老法師時間再久,也不能得法。老法師傳法相當民主,公告全寺信徒,無論出家、在家都可以,要作一首偈子呈給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他的見解有沒有開悟,如果開悟,祖師位就傳給他。忍法師是第五代,再傳就是第六代。衣缽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用的,一代一代傳下來,衣缽就是證據,得到這個衣缽的,就是一代祖師。世尊滅度之後,這個衣缽就交給迦葉尊者,代代相傳,傳到第二十八代就是達摩。達摩到中國來,把佛的衣缽帶到中國,所以達摩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在中國是第一代,即中國禪宗的初祖。

  六祖從這一首偈(即這一段經文中)澈悟,五祖就將衣缽傳給他。他是居士,沒有出家。由此可知,傳衣缽不一定要出家,關鍵是有沒有明心見性,剃不剃頭不重要。何以惠能開悟,神秀沒開悟?神秀跟忍大師十幾年,在道場裡,他是上首和尚,常常代替老法師講經說法。有能力代替老法師講經說法,他還得不到衣缽,原因在他還有分別、執著。《金剛經》就是教我們離分別執著。神秀還是有分別,有執著。他作的那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就是因為有分別執著,是故不能見性。惠能大師高明處,就是他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學佛,要在此處領悟。這一段經文,不僅是前面這一節,可以說,從《金剛經》開端,一直講到這個地方,這一段是一個總結。「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點睛結穴」是比喻關鍵所在,即世間人常說「畫龍點睛」之意,所以義理很深。不少人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作為日常生活觀照的依據。

  《金剛經》上任何二句、四句都可以作為觀照的功夫,不一定是此二句,但此二句的確好。用這兩句觀照的人非常多,關鍵就是能不能提得起功夫。禪家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就是觀照;「念」是妄念。往往我們妄念起來了,一個接一個妄念止不住。經文雖然常常念,到時候把經文忘了,妄念繼續不斷,這就是功夫不得力。是故觀照要緊!大勢至菩薩所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與《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是整個佛法修持的總綱領,不能侷限這兩句一定是用在般若,用在禪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不侷限在念佛,參禪、學教、念咒都用得上,關鍵是要觀照,要相繼,不能斷。一斷,妄念就起來;妄念起來就是搞六道輪迴。由此可知,用功是功夫決定不能間斷,要把自己的分別、妄想、執著都打掉。

  《金剛經》一開端,便教我們「降伏其心」。境界現前,想到佛教我們「應無所住」,即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論何種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一切境界現前,都不分別,不執著,方是應無所住之意,亦是前文「得無所得,行無所行」之意。無論得什麼,得禪定,得智慧,得正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於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所,得八地菩薩的果位,依然不執著,心裡乾乾淨淨,得如不得。修行,無論在果位上,或是在法門上,均是如此態度,心地永遠保持清淨。

  世間法裡,譬如你得財富,得榮譽,得地位。你學了《金剛經》,得無所得,心是平靜的,沒有得就沒有失。得的時候歡喜,心動了。歡喜是煩惱,心要平靜方好。失去的時候,也生煩惱。得是煩惱,失也是煩惱!都是輪迴業。佛教我們過正常的生活,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在所有境界裡不動心,無得亦無失,無生亦無滅,是何等的自在!這就是「觀照」。我們要把觀念轉過來,念念不失觀照。一失掉,煩惱就起,業障就現前。所以,念念都用觀照功夫,方是會用功。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 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