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12/14
|
|
|
作者:星雲大師
|
|
|
點閱次數:460
|
|
|
環保列印
|
|
|
|
|
|
|
|
文/星雲大師 善解第一義, 說道無垢穢; 慈仁決眾疑, 是為善說道。 ──《長阿含經》 我們常會聽到有人說,哪裡有佛經講座,哪裡有法師開示,要去聽經聞法。由此可知,許多人已經知曉聽經聞法的重要性。然而,對於所聽到的法義,卻未必能深入思惟、理解,於是聽完經回來,你問他說:「講得好不好?」「好極了!」「怎麼個好法?」一句話也答不上來,究其原因,就是聽不懂。 說法者要契理契機,不是講得讓人聽不懂;聞法者也必須聽懂佛法的「第一義」。什麼是第一義?比方說,佛教的空是第一義,般若是第一義,三法印是第一義,四聖諦是第一義,緣起是第一義。假若我們對於佛法的這許多第一義,都一竅不通,那麼聽來聽去,還是世間法,故而把佛法的第一義給聽懂很要緊。 「善解第一義」,過去的襌宗祖師大德,無論走到哪裡,都努力參究什麼是如來第一義?如來第一義,能讓我們明心見性,能讓我們覺悟。因此,你聞法能夠法喜充滿,就是第一義;能讓你奉行自利利他、自覺覺人、自度度人的菩薩道,那也是第一義。聽聞佛法,聽多聽少都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能夠聽出佛法的道理,有一句能夠受用的佛法,就是第一義。 「說道無垢穢」,講道說法的人很多,可是有些人所傳的道、所說的法,如果不究竟,或者知見有問題,就不是第一義,這是垢穢、不究竟、不清淨的道。所以,還是要跟隨大善知識求取清淨道。 「慈仁決眾疑,是為善說道」,一個具備慈悲、仁愛的老師,能幫助聞法者把疑惑去除,使聞法者心開意解,這就是善說第一義的人。他所說的法,必定是清淨無染、沒有垢穢,能夠解除眾人的疑惑。若是能依止這樣的大善知識學道,必能解惑生智,入第一義。
|
|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