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云何為『眾生喜飲酒醉得三十六失』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喜飲酒醉得三十六失』?依《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開示:眾生於世間喜飲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所謂
- 人飲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無有上下;
- 語言多亂誤;
- 醉便兩舌多口;
- 人有伏匿隱私之事,醉便道之;
- 醉便罵天溺社,不避忌諱;
- 便臥道中,不能復歸,或亡所持什物;
- 醉便不能自正;
- 醉便低仰橫行,或墮溝坑;
- 醉便躄頓,復起破傷面目;
- 所賣買謬誤妄觸觝;
- 醉便失事,不憂治生;
- 所有財物耗減;
- 醉便不念妻子飢寒;
- 醉便嚾罵不避王法;
- 醉便解衣脫褌;裸形而走;
- 醉便妄入人家中,牽人婦女,語言干亂,其過無狀;
- 人過其傍,欲與共淫;
- 蹋地喚呼,驚動四方;
- 醉便妄殺蟲豸;
- 醉便撾捶舍中付物破碎之;
- 醉便家室視之如醉囚,語言衝口而出;
- 朋黨惡人;
- 疏遠賢善;
- 醉臥覺時,身體如疾病;
- 醉便吐逆,如惡露出,妻子自憎其所狀;
- 醉便意欲前蕩,象狼無所避;
- 醉便不敬明經賢者,不敬道士,不敬沙門;
- 醉便婬蕩,無所畏避;
- 醉便如狂人,人見之皆走;
- 醉便如死人,無所復識知;
- 醉或得酒病,正萎黃熟;
- 天龍鬼神,皆以酒為惡;
- 親厚知識日遠之;
- 醉便蹲踞視長吏,或得鞭搒合兩目;
- 萬分之後,當入太山地獄,常銷銅入口焦腹中過下去,如是求生難得、求死難得千萬歲;
- 從地獄中來出,生為人常愚癡,無所識知。
由此觀之,如是『三十六者』,即所謂眾生喜飲酒醉得三十六失,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喜飲酒醉』者,謂酒中含有麻醉性,飲者迷失理智,誤造種種的過失,所以佛教戒之。如同《俱舍論》曰:「諸飲酒者,心多縱逸,不能守護諸餘律儀,故為護餘,令離飲酒。」是故今見有愚癡、無所識知人,皆從故世宿命喜嗜酒所致。如是分明,亦可慎酒!酒有三十六失,人飲酒皆犯三十六失。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20年2月19日星期三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官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