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傳統文化如何學習

 

 

 

   中華傳統文化,世世代代相傳,到現在已經五千年了。這確實讓我們認識、體會到,古聖先賢、老祖宗們真有智慧、有理念、有方法、有效果、有經驗。學習傳統文化,我們先要瞭解什麼是傳統文化?它的理念和方法是什麼?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釋迦牟尼佛為代表的佛家文化,就是儒釋道三家。其教學理念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目的是得定、得三昧。「得三昧」就是回歸自性本定。佛陀教育是以開智慧為目的,其方法有三個層次:持戒、修定、開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在中國漢明帝永平十年,佛法傳到中國,中國的儒道專家發現佛教跟儒道的理念和方法相同,但是比儒道更深入、圓融,層次更高。所以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佛教就逐漸融入到中國傳統的教育中,提升了儒道,成為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中國儒釋道的教學都重視悟性,重視開智慧,不是以記誦為目的。我們想繼承傳統文化,這個理念一定要懂。學習方法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書千遍是方法,目的是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不需要人教導。為什麼?大乘經告訴我們「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怎樣才能開悟?心定久了就開悟。心浮躁不定,生的是煩惱不是智慧。如果心清淨,安定,自然就能開智慧,智慧開了,所學古聖先賢的教誨,自然就明白了。這個事實,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演過。他在十九歲時捨棄王位的繼承權和宮廷的榮華富貴生活,離家修道,所表演的是知識分子。這個社會古今中外,知識分子佔多數。知識分子的特性,好學多聞,所以他就做這個樣子給大家看,十九歲離開家庭修苦行,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派他都學過,學了十二年,知道這些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這是知識,不是智慧。知識是從妄心中生的,雖然也有定,定功不夠。像四禪八定,這是世間禪定,沒破無明,甚至於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都不能斷,只是用定功控制暫時不起作用。無明沒破,就不能大徹大悟。大徹大悟是要把見思、塵沙、無明這三大類的煩惱斷盡,才能回歸到大乘教裡要求的自性本定。

  六祖惠能大師在中國給我們做出榜樣,他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是個樵夫,賣柴為生。我們在《壇經》上看到,他二十四歲那年,有一次賣了柴,路過客棧窗下時,聽到裡面有人在念書,他聽得很有味道。等念完之後,就進去問剛才念的是什麼?念經的是一位張居士,就回答說:是《金剛經》。經過交談後,這位張居士對他很佩服,勸他到黃梅向五祖忍和尚學習,並送他十兩銀子安頓母親。又請佛友照顧他母親,讓他無後顧之憂。

  六祖在黃梅的八個月裡,工作是在碓房舂米破柴。實際上他是在修定,修了八個月。當他功夫成熟時,五祖宣佈傳法,要求大家以作偈的方式看誰見性了。當時老和尚的大徒弟神秀法師作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能大師聽到後,請人帶他去禮拜這首偈頌。從這裡我們能夠體會到,他在黃梅住了八個月,大概沒有去過工作以外的其他地方。因為寺院很大,他不熟悉,所以,才要請人帶路。「老實、聽話」,這是修定的條件。

  他拜完後,自己也作了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知道後,利用巡寮的機會暗示他三更時到方丈室來見面。他三更時來到方丈室,老和尚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大徹大悟了。並用五句話描繪自性。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沒想到,自性本來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汙過。第二句,「何期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是不生不滅的,自性就是真心、本性。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樣樣具足,沒有絲毫欠缺。如世尊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我們的自性跟諸佛如來是同一個自性,具足同樣的智慧、德能和相好,沒有絲毫差別。第四句,「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為什麼要修定?本來是定的,真心沒有動搖過,動搖的是妄心;染汙的是妄心。第五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萬法是自性變現的。五祖聽後,就把衣缽傳給他了。

  能大師表演的也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中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執著就是阿羅漢,不分別就是菩薩,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惠能大師是聽經開悟,釋迦牟尼佛是修定開悟。雖然方法不同,境界是相同的。惠能大師開悟時說出的這五句話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華嚴經》的略說,是《華嚴經》的總綱領;《華嚴經》是這五句話的細說。所以學東西,在一定時間內只能學一門。從一個門能進去,從兩個門走就進不去,這是一定的道理。兩門分心,三門更糟糕。傳統文化跟現在教學的理念不一樣,現在教學理念,從小就廣學多聞。幼稚園裡都有很多科目,唱歌、跳舞、畫畫等,想把孩子培養成多才多藝,殊不知這個方法學科學行,學聖賢典籍不行。聖賢典籍一定是一門深入,一門專攻,一門專攻通了,一經通一切經通。為什麼?智慧開了,一接觸就明瞭,不需要思索,這是智慧。智慧是自性本有的,是從自性清淨平等心裡面湧現出來的,不是外來的。

  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把心定在這一門上,一遍一遍的讀,隨著清淨心程度的提升,書中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不需要老師教。老師只著重方法,督促你每天念,什麼意思不必講,等到學生開悟了,講出來給老師聽,老師給你印證,沒錯,你就畢業了;老師說還不行,繼續再念,一千遍沒開悟,念二千遍,二千遍沒開悟,念三千遍。老師教學很輕鬆,不要講給學生聽,等開悟之後老師跟你一起研究討論,老師是過來人,他懂得。背書只是附帶的,因為你念的遍數多了自然會背,那不是教學的目的。目的是求清淨心,就是叫你用讀書的方法把妄想放下、雜念放下,這一部書從頭到尾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字沒有念錯,一句沒有念漏掉,所以,讀書是修戒定慧的一個方法。你能守住一門深入,這是持戒;長時熏修,這是修定;定到一定程度,自然能夠開慧,這時書中的意思就明白了,小悟小明白,大悟大明白,徹悟徹底明白。這是東方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廣學多聞是開悟之後。像龍樹菩薩,大徹大悟之後,他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全部通達了。怎麼通達?一部經不必從頭看到尾,看幾頁全明白了。惠能大師表演過。《壇經》記載,法達禪師學《法華經》,也是一門深入,讀書千遍。《法華經》長,他念了三千多遍。六祖問他:《法華經》講些什麼?他答不出來,反過來請教六祖。六祖說:我沒念過,你念給我聽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方便品」,還沒有念完。六祖告訴他:行了,不必念了,我完全明白了。一部大經,翻幾頁就明白了。所以這一部《大藏經》,龍樹菩薩是這樣三個月讀完的,無論你問哪一部,他沒有不知道的。龍樹是中國大乘八個宗派的祖先,他是門門都通,不是普通的通。所以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接觸就明白,不需要去學。這就是持戒,修定,開悟後達到的效果。

  所以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首先對於傳統教學的理念和方法要接受。如果對「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方法懷疑,用西方人的理念、方法來學,得到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知識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智慧是內在的,是相通的;知識是枝葉花果,是事相上的,這個一定要搞清楚。所以學習聖賢教育,懂得並接受了理念和方法以後,首先要建立信心。建立信心,學生本身是要具備一定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佛家說的善根。善根是什麼?「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儒家的;佛家的善根是「淨業三福、四弘誓願、三學、六度」。沒有這個善根,難!有善根,還要有福德,《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福德」是什麼?「老實、聽話、真幹」,這是福德,就是我們講的稟賦,要有這個根。

  有了善根、福德,還要具備良好的學習心態,就是「真誠、清淨、恭敬」這樣的學習心態。現在人心浮氣躁,沒有真誠、沒有清淨,從小就天天接觸電視、電腦,接受到的都是殺盜淫妄等負面的,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全沒了,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再好的老師也沒法教你。所以學習聖賢教育一定要具備「老實、聽話、真幹,真誠、清淨、恭敬」這十二個字,這是老師傳法的條件。 我們沾了一點邊緣,我的三位老師之所以這樣教我;是因為還有一點真誠、清淨、恭敬心。老實說,跟我們的前一輩相比,他們的真誠、清淨、恭敬心至少可以打七十分;我只有三十分,不及格。但是超過了現在的學生,所以這三位真善知識肯教我。現在的學生能有三、五分的恭敬心,不傳法給他就有罪過;沒有這個條件,想傳,他不能接受。

  因此,只要自己真正想學,可以把老師講課的光碟一遍一遍的看,像淨宗同學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碟,一天看三遍,一年不間斷,這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真能每天看三遍,一年不間斷,一天念一萬聲佛號,往生就有把握。這是海賢老和尚為我們表法,教導我們的方法。學經教也用這個方法,你想學什麼經,找一套完整的錄像帶,回家就用這個方法,一面看一面聽,用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聽到一千遍有悟處,不能大徹大悟,也有小悟。小悟就懂得了,你講這部經就會講得很好,不會講錯。印祖告訴我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誠敬裡包括真誠、清淨、恭敬。你能得多少,是你自己悟出來的,不是老師的關係。古人用這個方法能開悟,現在人用這個方法一樣開悟,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