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云何為『凡夫取著得陀羅尼』

 

    眾所周知:『凡夫』者,梵語波羅,舊曰凡夫,新曰異生。對聖者之稱。謂無些少之斷惑證理者。凡者常也。又,非一也,凡常而遮類多,故云凡夫。如同《梵網經》曰:「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號為盧舍那。」《法華經》曰:「凡夫淺識,深著五欲。」《大威德陀羅尼經》曰:「於生死迷惑流轉,住不正道,故名凡夫。」《佛性論》曰:「凡夫以身見為性。」《止觀》曰:「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席品多故。」《大日經疏》曰:「凡夫者,正譯應云異生。」至於云何為『凡夫取著得陀羅尼』依《大寶積經》開示:彼諸凡夫癡眾生等,有取著故得陀羅尼。取著何等所謂

(一)  取著我故得陀羅尼。

(二)取著人故得陀羅尼。

(三)著壽命故得陀羅尼。

(四)取著丈夫故得陀羅尼。

(五)取著斷滅故得陀羅尼。

(六)取著常恒故得陀羅尼。

(七)取著貪欲故得陀羅尼。

(八)取著瞋恚故得陀羅尼。

(九)取著愚癡故得陀羅尼。

(十)取著無明故得陀羅尼。

(十一)                取著有愛故得陀羅尼。

(十二)                取著身見故得陀羅尼。

(十三)                取著五陰故得陀羅尼。

(十四)                取著十二入故得陀羅尼。

(十五)                取著十八界故得陀羅尼。

(十六)                著憶念故得陀羅尼。

(十七)                取著分別故得陀羅尼。

(十八)                取著六十二見故得陀羅尼。

(十九)                取著一切諸行故得陀羅尼。

    由此觀之,如是『十九法』即所謂凡夫取著得陀羅尼。所以者何若法為彼愚癡取著,是則凡夫所得,非謂佛得,非聲聞得,非辟支佛得,非菩薩得。以是義故,唯彼凡夫得陀羅尼。何以故彼諸凡夫,以愚癡故言有取得,非佛世尊及菩薩等。又『陀羅尼』者,又曰陀羅那,陀鄰尼。譯作持,總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惡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種:(1)法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又名聞陀羅尼;(2)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也;(3)咒陀羅尼,依禪定發秘密語,有不測之神驗,謂之咒,咒陀羅尼者,於咒總持而不失也;(4)忍陀羅尼,於法之實相安住,謂之忍,持忍名為忍陀羅尼。

    總而言之,『陀羅尼』乃指法義咒忍之四者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體言之,法義之二者以念與慧為體,咒以定為體,忍以無分別智為體。如同《大乘義章》曰:「陀羅尼者,是外國語,此翻為持。念法不失,故名為持。」《佛地論》曰:「陀羅尼者,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論》曰:「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法界次第》曰:「陀羅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為總持。隨有若名若義,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總持。」《瑜伽略纂》曰:「論云:陀羅尼有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羅尼以法為境,即能詮名言,以念慧為體。義陀羅尼其體同法,唯境界異。其異者何?所詮義為境,謂無量義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羅尼以定為體,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為境也。能得忍陀羅尼者,以無分別智為忍體,即證真如。」《可洪音義》曰:「陀鄰尼,此云總持。」今日常指咒陀羅尼曰陀羅尼。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1112日星期三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http://blog.yam.com/famscl2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905
http://blog.dreamhome.com.tw/blog.asp?name=famsc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