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何等為『說法者應行之法』
眾所周知:『法施』者,謂從諸佛及善知識,或從經卷,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說法)也。如同《金光明最勝王經》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眾生,出於三界,斷諸煩惱,成就慧身,譬如日光遍照大千世界是也。」至於何等為『說法者應行之法』?
茲依《十住毘婆沙論》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 說法者應行四法。即(1)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辭章句;(2)決定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相;(3)得禪定慧於諸經法隨順無諍;(4)不增不損如所說行。
(二) 說法者處師子座復有四法。即(1)欲昇高座先應恭敬禮拜大眾然後昇座;(2)眾有女人應觀不淨;(3)威儀視瞻有大人相,敷演法音顏色和悅人皆信受,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怯畏(4)於惡言問難當行忍辱。
(三) 說法者處師子座復有四法。即(1)於諸眾生生饒益想;(2)於諸眾生不生我想;(3)於諸文字不生法想;(4)願諸眾生從我聞法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
(四) 說法者處師子座復有四法。即(1)善能安住陀羅尼門,深信樂法;(2)善得般舟三昧,勤行精進持戒清淨;(3)不樂一切生處,不貪利養,不求果報;(4)於三解脫心無有疑,又能善起諸深三昧具足威儀,憶念堅固有念安慧,不調戲不輕躁,不無羞不癡亂,言無錯謬守護諸根不貪美味,善攝手足所念不忘,樂行頭陀分別世間出世間法,心無疑悔言辭章句不可窮盡,為諸聽者求安隱利不求他過。
(五) 說法者處師子座復有四法。即(1)不自輕身;(2)不輕聽者;(3)不輕所說;(4)不為利養。
由此觀之,如是『諸四法』,即為說法者應行之法,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說法』者,演說佛的教義。如同《法華經》曰:「眾聖之王說法教化。」《法華玄義》曰:「諸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
總而言之,說法使聽者生五種之福德:(1)於當生得長壽,以聽者不殺人故;(2)於當生得大富,以聽者不盜故;(3)於當生得端正,以聽者意和故;(4)於當生得名譽,以聽者歸依三寶故;(5)於當生得聰明,以聽者曉了妙慧故。又說法師眾相圓滿:(1)善於法義;(2)能廣宣說;(3)具足無畏;(4)言詞善巧;(5)善方便說;(6)具足成就法隨法行;(7)威儀具足;(8)勇猛精進;(9)無有厭倦;(10)具足忍力。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9年5月29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
【 http://blog.nownews.com/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
【http://hercafe.yam.com/blog/famscl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 】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