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信仰與教義

〈佛教的信仰與教義〉

二、佛教的信仰
  
  很多人都認為佛教的信仰是迷
信。其實,當你聽過一些佛教對於
信仰的解釋之後,你就會明白,佛
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非常合理
的。

(一)三寶
  佛教的信仰,以三寶為中心,
不像一般人誤會佛教的那樣,認為
佛教是崇拜鬼神的宗教。

  佛教的信仰,可以分作自信和
信他的兩面,然都是以三寶為主。
三寶,意思是寶物,有救濟貧困的
功能,佛教則用三種寶物,救濟一
切眾生,離苦得樂。

  從一般而論,人的自信心是有
限的,往往由於財力、智力、權力
的限制,對於宇宙人生乃至小到對
於平日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沒有自
信心去解決和克服。這種人,首先
需要有一種外在的依靠,才能幫助
他克服難關,那就是信他的力量。


(二)信他
  佛教給你信仰的,稱為住持三
寶:

  1佛寶──二千五百年前出生
在印度的一位王子,出家修行而開
悟了的那個稱為佛陀的歷史人物。

  2法寶──由那位成了佛的印
度王子,把他自己開悟的方法以及
用他的智慧觀察到宇宙人生的真
理,說了出來,只要我們照著他所
說的方法做去,我們也能開悟。

  3僧寶──凡是佛教徒,如果
他能負起修行佛法並且傳播佛教的
責任,便稱為僧寶,雖然不限定出
家人或在家人,事實上只有出家人
才能完成僧寶的使命。在這三寶之
中,如果無佛,我們根本無從知道
離苦得樂的方法,如果無僧,這些
方法便無人示範修行,也無人把這
些方法傳流到現在。而我們信佛及
敬僧的理由,即是為了學習修行的
方法。當然,佛教也鼓勵我們崇拜
聖賢,佛教稱他們為菩薩,譬如觀
世音菩薩、彌勒菩薩等,也都是信
他的對象,並且靈驗非常多。但這
仍在三寶之內,一切的菩薩都是僧
寶,一切的佛都是佛寶。佛教被人
誤為迷信的最大原因,乃是由於許
多信佛教的人,只是信佛信僧,沒
有懂得修行的方法。事實上,如不
學習方法,信佛信菩薩,雖可得平
安,卻不能開悟而離苦得樂。唯有
學習了方法,認真地修行之後,始
能由信他而產生自信的力量。

(三)自信

  即是信自己。這是在信他的基
礎上建立起來的,也就是從修行的
經驗中,確切地體悟到了我們每一
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本來和佛
無別,所以必將能夠成佛。但這自
信的仍是三寶,我們稱它為自性三
寶:
  
  1自性佛寶──佛的意思是覺
悟,人人都具備有覺悟的可能性,
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就
是清淨的佛性,只因為被外在的八
風所吹,心理受了影響,產生了種
種的煩惱,把清淨的佛性遮蓋住
了,所以稱為凡夫。所謂八風,是
指的利益、損失、毀謗、榮譽、稱
讚、譏笑、痛苦、快樂。一個人,
如果能夠到達八風吹不動的境界,
他就解脫了一切的煩惱,雖然尚未
成佛,他已見到了他的自性佛寶。

  2自性法寶──在沒有開悟之
前的人,修行的方法,是靠他人傳
授的,當你開悟之後,你會發現,
修行的方法,本來就是現現成成
的,和每一個人的本性是分割不開
的。這個方法,包括理論的和實踐
的兩部分,理論的部分,可以比作
地圖,實踐的部分,可以比作上路
向目的地前進,兩者缺一不可,否
則不是落於紙上談兵式的研究,便
是落於盲人騎瞎馬式的苦修。未悟
之前,法在心外,所以需要求師問
道,開悟之後,法在心內,從你心
中流露出來的,就是解脫煩惱的方
法。不必另外再向佛經裡去尋求,
但卻絕對是與佛經的觀點一致。因
此,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在世的
時候,一共向當時的信眾們說了四
十九年的修行方法,最後宣布,他
並未說出一字。也就是說,他沒有
創造出任何方法,一切的方法,原
來就存在著的,他只是在發現這些
方法之後,向大家指點出來而已。

  3自性僧寶──佛與法,既在
我們每一人的自性中俱備了;僧,
當然也不例外,僧的意思是融洽無
間,和合一致,即消除了煩惱之後
的狀態,所以稱為「清淨和合
僧」。煩惱是從我們的肉體及精神
方面的不滿足和不順利而產生的,
所以信佛的人,要解除煩惱的痛
苦,首先必須從貪心、瞋怒、不明
是非的三方面,漸漸地省察和消除
著手。尤其像出家人,他們不求任
何東西,甚至將他們最寶貴的身
體,也施捨出來,稱為捨身出家,
所以稱為僧寶。但在他們沒有斷除
煩惱之前,僅僅是凡夫僧,斷了若
干煩惱的,稱為賢僧;將要斷盡一
切煩惱的,稱為聖僧,像觀世音菩
薩、地藏菩薩等,即是聖僧;縱然
是成了佛的人,也是僧寶之一,所
以釋迦牟尼佛,仍對他的弟子們宣
稱,他也在僧的數目之內。

  有很多人,不曉得佛與菩薩的
區別,現在,相信諸位已經明白,
菩薩是成佛之前必經的修行階段的
人,佛是菩薩修行到圓滿時的最高
階段的人。

  佛的身分是最高最圓滿的,但
他仍可為了適應各類的眾生,化身
為凡夫、化身為鬼神、化身為菩
薩,所以在佛經中說觀世音菩薩是
古佛的再來,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
種不同類別的化身,其實,他有千
手千眼,也有萬手萬眼,他有千萬
種不同類別的化身。化身的方式,
則有托胎化身及變現化身的不同,
不論那一種方式的化身,當他在你
面前出現的時候,他是你的親戚朋
友和家族中人,是普通的人。他可
能用正面的方法來協助你,也可能
用反面的方法來激勵你,不論正
反,都是對你人格的培養和事業的
成功有益。

  因此一個信佛教的人,他看所
有的人,都是救助他離苦得樂的菩
薩。一個開了悟的人,也能自覺到
他自己,是與僧寶不可分割的,所
以也能自然而然地,負起了菩薩所
應負起的使命。

  有些知識分子,讀了幾種禪宗
的書籍之後,知道了自性三寶的境
界,高於住持三寶,所以自稱信仰
自性三寶而用不著住持三寶。像這
些人,佛經裡有一個寓言說到:曾
有一個愚人,見到三層樓的建築物
後,即要求一位建築師,單為他建
第三層而不要底下的兩層。

  諸位想想看,這是可能的嗎?
因此,我要告訴諸位,先從信他的
基礎上入門,等你根據所學的方法
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之時,自信的
功效,便會自然顯現在你面前的。


三、佛教的教義

  佛教的經典,實在太多,多得
使你無法以業餘的時間來讀完它。
我們中國的法師,希望讀過全部的
佛經,最常用的方式是把自己和社
會的世俗環境隔離,關在寺院中的
一間房內,經過數年的閱讀和體
驗,才能對佛經的全體,有若干程
度的瞭解。

  像我本人,就是經過六年這種
生活的人。至於一般的人,譬如目
前有好多在大學裡專門研究佛教經
典,並且向學生教授佛經的學者,
他們很少能把全部的佛經做總體的
研究,同時由於他們缺少修行的實
際經驗,故也無從確切地瞭解佛
經,充其量,他們是從文字的表面
上得到一些印象而已。但是佛教的
教義,從原則上說,並不如一般人
所想像的那樣困難。它的根本思
想,僅僅四個項目:苦、空、無
常、無我。



(一) 苦

  一個人,如果沒有苦難的感
受,便不容易對自己作警惕,更不
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所以在美國
有一所學校,在訓練學生道德生活
的課程中,使每一個學生均有一週
的時間,來體驗生理機能有殘障時
的痛苦。也就是分別地將學生們,
或者矇上眼睛,或者綁起腿子,或
者捆住雙手。結果,這些學生的同
情心特別高,彼此間的互助精神也
特別顯著。

  當然,在人類的思想之中,也
有不承認佛教所說的苦是真理的,
我們無意要說服任何人,佛教只希
望把佛所見到的真理,告訴願意知
道佛教的根本教義是什麼的人們。
在佛經裡面,對於苦的觀念的說
明,有幾種不同的分類,今天我想
介紹的是五分類,即是:

  1苦苦──包括四個型態的苦
的現象,那是人人都知道的:生、
老、病、死。以現在人的知識判
斷,嬰兒初生之時,尚無知覺意識
的作用,應該是不知道苦或不苦
的,所以這個生字,是指出生這個
事實而言,由於生而為人,便因他
有了身體而註定了必將會病、會
老、會死的前程。有的人未老即
死,或者終其身不知病為何物,但
他不能不死。所謂「鳥之將死,其
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原因即在對於死亡所感到的一種無
可奈何的痛苦所致。年輕的人,體
魄特別強壯的人,比較不容易接受
宗教信仰,原因即在於他們對於苦
的感受不太強烈。

  2壞苦──有人反對佛教主張
的「人生在世,有受皆苦」的說
法,他們認為,人生雖有痛苦的遭
遇,但也同樣有歡樂的場合,譬如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
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乃是人生
的賞心樂事。對於這一點,佛教並
未忽略,佛教卻想進一步地為你指
出:天下沒有不謝的花朵,人間亦
無不散的筵席。若從世間相的生
起、完成、變異而復歸於消失的這
個事實來考察,雖有偶然的美景良
辰,它的結局則終歸於消失。所以
有些人在沒有成功之前,吃盡千辛
萬苦,到達成功之際,又會患得患
失,尚未引退之前,便已憂慮到,
退休之後的下一步應該如何走法的
問題。總之,世相是經常變遷的,
不可能讓你抓住一樣使你覺得絕對
可靠的東西。

  3求不得苦──我們常常聽到
人們在受到挫折之時,會以「天下
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這句話來
寬慰他們自己。生在世間,不可能
一無所求,最基本的,是求食物、
求衣著、求異性。其次若有餘力,
則求名望、求財富、求權勢。一個
人的能力越大,他的欲望也越高。
有些人不為他們自己求任何東西,
卻又不能不為他人的利益而求。事
實上,有求必應的,在世間上是不
多的,當在你求得之先,必已付出
了相等的代價。

  4怨憎會苦──在人世間,往
往是好景不常,而又冤家路窄的事
很多,你所喜歡的事物,很難保全
不變,你所厭惡的事物,又偏偏常
常在你的生活中出現。

  5愛別離苦──不論是父母骨
肉、夫妻眷屬、親密的朋友,生離
和死別,乃是最能使人斷腸的苦
事。有的人,你愛得他好苦,他卻
並不愛你;有的人雖然相愛,卻有
不得不分離的情況發生;有的人雖
然終身相守,卻不能避免死亡的有
先有後。
以上五種苦相,即是我們的人間
相,因為我們的身心,是過去世的
行為留下來的結果,佛教稱之為苦
因與苦果。如不及時中止,因果的
循環,便無了期。中止苦因的方
法,便是修行,此到下一次再講。


(二)空
  佛教被稱為空門,故在香港,
有些賭錢的人,就怕早上在街頭遇
到僧尼,他們迷信,空門中的光
頭,會使他們輸得既空又光。其
實,佛教的空,根本不是那個意
思。

  如果不懂佛教所講「因緣」二
字的道理,你就無法懂得佛教所講
的「空」是什麼意思。所謂「因
緣」,是指世間事物的形成和毀
滅,均有它的因素,佛教稱這種因
素為「因」,又將這種因素與因素
之間所發生的關係,稱為「緣」。

  正由於一切的事物和現象,無
一不是集合了許多的因素而完成
的,如把各種因素分解開來,任何
一種特定事物和現象,均不可能存
在。佛教,要人去除煩惱的方法,
首先使你明白世間的事物,無一不
是暫時由各種不同的因素集合而成
的幻相,這些幻相,使你幻覺它們
的存在,其實,除了因素,並沒有
事物,因素在變,事物也在不斷變
化。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
致於對稱心的事物起貪心,對不滿
的事物起怨恨了。

  可見,佛教所講的「空」字,
並不是一切都沒有的意思,而是要
你在努力促成其事之後,不要把它
擺在心裡,那是去除煩惱的最好方
法。因此,由「空」的意義的說
明,也必須瞭解,它會告訴我們如
下的兩種意義:

  1無常──一切事物的現象,
既都是暫時的各種因素的聚和散的
活動,只要因素的位置和形狀有變
動,事物的聚和散的活動,也就跟
著變動,佛教把這種聚散活動的相
狀,分為「生、住、異、滅」的四
種形態。這四種形態,從來不停
留,所以是無常而不永恆的。

  2無我──人類的煩惱,多過
於其他的動物,只因為人類的自我
觀念,比其他的動物更強烈。自我
的觀念,帶來自私的行為,凡是遇
到和這自私的行為相抵觸的事物,
便會引起煩惱。構成自我觀念的基
本因素,便是我們的肉體,再漸漸
地向外擴張,有了我的財產、我的
家屬、我的名譽、我的事業,我的
權勢、我的思想等等。人們為了維
護這些「我」及「我的」觀念,努
力奮鬥,也為了這個我而招致煩
惱。

  從「因果」的觀點上說,佛教
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的;從「因
緣」的觀點上說,佛教是主張放棄
我見的。世間一切事物,包括每一
個人的身心在內,無一不是由因緣
促成的幻相,根本找不到「我」的
觀念可在何處生根。所以是「無
我」。但是,此處僅從理論上,分
析給你聽,使你明白,你的「自
我」並不可靠,也不實在,當你有
任何痛苦而無法立即解決的時候,
不妨試著想想,至少可以使你減少
一些因痛苦而引起的怨恨和憂鬱。
至於親自來體驗「無我」的身心境
界和宇宙境界,那是要在開悟之
後。要想開悟,必須親自修行。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三日講於加
拿大多倫多市中山紀念堂)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山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非經彼授權,不得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