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
|
|
|
我們看中國的文化淵源,中國傳統文化從哪來的?就是從悲心裡頭出來的。悲心從哪裡來?是自然的,不是人教的,也不是學的。母親對她的孩子,嬰兒剛出生的,照顧得無微不至。為什麼?怕他受苦,怕他受到災難,小心翼翼的照顧,至少要養到三年,才比較放心。三年之內,母親的心就是念茲在茲。她什麼心?就是小孩,念念不忘,怕他遇到危險。古人比現在人用心周到,怕這個小孩他看到的,他聽到的、接觸到的,那有一些不善,母親特別防範。為什麼?從小他就看到,他就記在心裡,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這個時候把他養成一個不好的習慣,麻煩可大了,一生有受不盡的苦。所以中國人講求的叫胎教。
胎教,懷孕的時候,就小心謹慎,大悲心就生起來了。母親在這十個月起心動念,純淨純正,沒有邪念;言語造作,決定遠離一切負面,不好的統統要遠離,讓小孩所稟的是母親的正氣,這個小孩自然聰明,自然好教。出生之後,要照顧很周到,不善的東西不能看,不能讓他看到、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他所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這樣照顧三年,就把他培養成聖賢的條件,這個小孩能成聖成賢。三歲他就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他就有這個能力。古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也就是說三歲紮的根,八十歲不會變。中國傳統教育的目的達到,那就是父子之親,那種親愛一生不會改變。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六集)
|
|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