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云何為『菩薩之法施會』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云何為『菩薩之法施會』?依《維摩詰所說經》開示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曰何謂也

  1. 以菩提起於慈心。

  2. 以救眾生起大悲心。

  3. 以持正法起於喜心。

  4. 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5.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

  6. 化犯戒起尸羅波羅蜜。

  7. 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

  8. 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

  9. 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10.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11. 以教化眾生而起於空。

  12. 以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

  13. 以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14. 以護持正法起方便力。

  15. 以度眾生起四攝法。

  16.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

  17. 於身命財起三堅法。

  18. 於六念中起思念法。

  19.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20. 行善法起於淨命。

  21. 以心淨歡喜起近賢聖。

  22. 以不憎惡人起調伏心。

  23.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24. 以如說行起於多聞。

  25. 以無諍法起空閑處。

  26. 以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27. 以解眾生縛起修行地。

  28. 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

  29. 以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

  30. 以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

  31. 以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於一切善業

  32.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

    由此觀之『三十二者』,即所謂菩薩之法施會,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應如是解而能了知。何以故?蓋法施』者,謂從諸佛及善知識,或從經卷,聞說世間(世間法者,即五戒、十善,及治世之法也)、出世間(出世間法者,即三乘所修四諦、六度等法也)善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也。如同《金光明最勝王經》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眾生,出於三界,斷諸煩惱,成就慧身,譬如日光遍照大千世界是也。是故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於羅漢而次於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41212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