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善用「臭皮囊」 |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種觀想的方法,稱為「四念處」,分別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這些基本的觀想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脫離自我的執著及衝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眾多修行中最基本的。 身體的不清淨,可以從幾方面來分析:第一、父母因發生兩性關係而有孕,從佛教修行的觀點來看,淫欲心是不清淨的,所以我們的血肉之軀在受胎時就已經不清淨了;第二、母親懷胎時,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和內臟在一起,由母親的血液輸送營養,而人體器官本身並不是很清淨的物質;第三、胎兒一出生以後,身體就不乾淨,一定要洗一洗,臍帶本身也是不清淨的,所以也要剪掉;第四、成長過程中,即使所有的飲食都是美好的,到最後形成的排泄物,卻都是臭的、不清淨的,除了屎尿之外,如果幾天不洗澡、不漱口、不洗臉,身體很快就會發臭,眼睛、耳朵、鼻孔裡,也會不斷產生不乾淨的分泌物。 經過這樣仔細的觀察,可以肯定自己的身體並不是那麼清淨、不是那麼可愛,也會知道,對身體的各種執著,根本是不必要的。 可是如果一直用「觀身不淨」的觀念和方法,也可能會帶來負面的消極作用,因為深刻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是這麼差勁、不乾淨,久而久之就會厭惡自己的身體,最後甚至會活不下去,而導致自殺的結果。釋迦牟尼佛時代,曾經有一批修行人,就是因為聽說了觀身不淨的法門,於是努力用方法觀想,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的身體真的是不清淨、很討厭,到最後愈觀想愈覺得身體是可怕的,無奈的是,人活著又不可能離開自己的身體,所以乾脆走上自殺一途,這就是這個方法負面的效果。 正確的佛法觀點是:雖然認為身體是虛假的、不清淨的,但還是要藉著它來好好生活,來行善修福、培養慈悲心、開發智慧;如果沒有了這個身體,這些成長與進步根本就沒有憑藉。 所以,雖然我們知道身體是不清淨的,但只要不過度保護、顧影自憐或花太多時間去裝扮自己就可以了,我們仍然要好好愛護這個身體,維持健康,這樣才能好好運用自己的身體,讓它發揮最大功用。 因此,「觀身不淨」並不是一個可怕的觀念,相反地,如果能發揮它正面積極的作用,不但能讓我們不過於執著身體,不把身體看得太重要,還能勇於運用它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90期》 |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山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非經彼授權,不得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