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云何為『眾生往生極樂觀想憶念感相不同』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往生極樂觀想憶念感相不同』?依《淨土或問》開示:眾生往生極樂觀想憶念感相不同。所謂
- 九品往生事非一等。或遊化國見佛應身。
- 或生報土見佛真體。
- 或一夕而便登上地。
- 或經劫而方證小乘。
- 或利根鈍根。或定意散意。或道悟遲速。而機器不同。
- 或花開早晚。而時限有異。
- 又慈雲曰。雖分九品。猶是略分。若更細分亦應無量。
由此觀之,如是『七者』,即所謂眾生往生極樂觀想憶念感相不同,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極樂世界』者,是阿彌陀佛的國土名,因其國只有快樂而無痛苦,故名。又稱西方淨土,就念佛之言,雖通於諸佛,然諸大乘中念佛之言,獨限於西方之阿彌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眾生往生佛國之誓願者,法界諸佛中獨阿彌陀一佛也。又『往生』者,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謂之往,化生於彼土蓮華中,謂之生。往生之言雖通於諸受生,而諸教所勸之行,偏在極樂,故常以為對於極樂之別名,是淨土門之至要骨目也。又『觀想』者,謂觀想念佛。四種念佛之一。觀念阿彌陀佛之真身於心裡也。觀經之觀佛當之。又『憶念』者,謂憶念念佛。記憶不忘也。如同《華嚴大疏鈔》曰:「攝法在心,故名憶念。」又『感相不同』者,謂感應道交阿彌陀佛之聖相不同。
- 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22年2月20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官網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