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命這堂課
每個人都要上的一堂課
面對親人往生,不要說是在家人,就是像我這樣的出家人,也會傷心。感傷是很正常的,但最好能將這股傷痛,轉化成一股更大的力量來奉獻。
生死這堂課,是每個人都要上的。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上課,有人從親人身上學習,這些都是深刻的經驗。當然也有人從書本找教材,但是體會不容易深刻。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很小就有死亡的經驗,一次是從樹上摔下,一次是跌落河裡,立刻就沒氣息了;還有我的一生,經歷過幾次大災難,曾眼見屍橫遍野,那時就想到,死亡總有一天臨到我吧!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
面對死亡的兩種層次
死亡在宗教上有兩種層次,一種是把死後的生命,寄望於未來的天國或佛國淨土,也就是與自己的信仰相應,至於什麼時候走,則不必在意。這是每個宗教都有的層次。
另一種層次,則如《金剛經》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發生,就是現在也是短暫、虛幻的。
但是這麼說並不是消極的,因為《金剛經》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謂「應無所住」,就是不在乎過去、不在乎現在,也不在乎未來。至於「而生其心」的「心」是什麼?指的是對人的慈悲心、對己的智慧心。只要還有一個眾生仍在苦難之中,就代表自己的責任未了;只要自己還有煩惱未斷,那就是自己的責任未了。
斷除自己的煩惱是智慧,幫助他人解脫苦難是慈悲,至於未來會是如何,則不去在意。這是相當高的層次,需要在平時就有修行的基礎,練習著將自己的罣礙、恐怖放下,如《心經》所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有罣礙就不是慈悲心,而是同情心。慈悲心是沒有罣礙的,因為智慧就在其中。面對死亡,心中沒有罣礙,那麼無論去到哪裡,處處都是天堂、淨土。
佛國淨土就像一層保護幔,佛菩薩的願力會庇護每一個眾生,直到眾生修證解脫為止;如果尚未解脫,但是到了佛國淨土,也不會有人間的種種罣礙。
一般人面對死亡,要能做到無有恐怖、沒有罣礙、沒有顛倒,大概很難,平時還是需要有一些修行的工夫。
(摘自《生命與信仰的探究——聖嚴法師與龍應台的對話》)
面對親人往生,不要說是在家人,就是像我這樣的出家人,也會傷心。感傷是很正常的,但最好能將這股傷痛,轉化成一股更大的力量來奉獻。
生死這堂課,是每個人都要上的。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上課,有人從親人身上學習,這些都是深刻的經驗。當然也有人從書本找教材,但是體會不容易深刻。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很小就有死亡的經驗,一次是從樹上摔下,一次是跌落河裡,立刻就沒氣息了;還有我的一生,經歷過幾次大災難,曾眼見屍橫遍野,那時就想到,死亡總有一天臨到我吧!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
面對死亡的兩種層次
死亡在宗教上有兩種層次,一種是把死後的生命,寄望於未來的天國或佛國淨土,也就是與自己的信仰相應,至於什麼時候走,則不必在意。這是每個宗教都有的層次。
另一種層次,則如《金剛經》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發生,就是現在也是短暫、虛幻的。
但是這麼說並不是消極的,因為《金剛經》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謂「應無所住」,就是不在乎過去、不在乎現在,也不在乎未來。至於「而生其心」的「心」是什麼?指的是對人的慈悲心、對己的智慧心。只要還有一個眾生仍在苦難之中,就代表自己的責任未了;只要自己還有煩惱未斷,那就是自己的責任未了。
斷除自己的煩惱是智慧,幫助他人解脫苦難是慈悲,至於未來會是如何,則不去在意。這是相當高的層次,需要在平時就有修行的基礎,練習著將自己的罣礙、恐怖放下,如《心經》所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有罣礙就不是慈悲心,而是同情心。慈悲心是沒有罣礙的,因為智慧就在其中。面對死亡,心中沒有罣礙,那麼無論去到哪裡,處處都是天堂、淨土。
佛國淨土就像一層保護幔,佛菩薩的願力會庇護每一個眾生,直到眾生修證解脫為止;如果尚未解脫,但是到了佛國淨土,也不會有人間的種種罣礙。
一般人面對死亡,要能做到無有恐怖、沒有罣礙、沒有顛倒,大概很難,平時還是需要有一些修行的工夫。
(摘自《生命與信仰的探究——聖嚴法師與龍應台的對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