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化的人生↑TOP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佛國品第一〉
這兩段經文的第一段,是講的心,第二段講的是身和心。不論是淨化的人生或人生的淨化,都得從人的身心淨化做起。
剛才講到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人心,跟其他的眾生不一樣。每一個人在基本觀念上都會希望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也希望別人把自己當作好人,可是在心智混亂糊塗的時候,或在某種以自我中心的利益為前提的情況下,往往會放棄成為好人的念頭,放棄受別人讚歎的意願,而以「能流芳百世固然好,遺臭萬年是不得已也」來自我搪塞,甚至根本不在乎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只要目前能得到想要的就好。因此,人心之所以有好壞與善惡之別,是受到業力的驅使,故有環境的影響以及各式各樣的誘惑和刺激所致。
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講,人如果能使此心安定,那就什麼問題都不會發生。因此經文指示我們要「心常安住」,心住於不動,心便能不受環境的誘惑或威脅,不管環境如何地變,此心則是以不變應萬變,在佛學上稱之為「心不隨境轉」。更進一步還可以使得境隨著心轉,《維摩經》所說「心淨國土淨」,便是隨著我們的心清淨則所居的國土亦自然清淨。
當我們心中無煩惱時,看這個世界即是和平的世界;當在心中充滿了仇恨、憤怒的情況下,看這個世界則是瘋狂混亂的。心常安住於平常狀態就能無礙解脫,無礙解脫就是心無罣礙,你罵我、說我、毀謗我、誣衊我,我都聽得清清楚楚,但皆無礙於內心的安靜。
有一位中國國民黨的中央委員,在剛被選出之後來見我,他說此次選舉他沒拉票也沒換票,會當選是因大家見他不講話就給他一張同情票,當時他無得無失,打算能被選上很好,落選了就不當。結果拉票拉得兇的也當選,沒拉票的也當選,究竟怎麼樣才對?就很難說了。我想以平常心拉票或以平常心不拉票都是對的,只要心中無罣無礙無得失,就是得解脫。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所謂「念定」是我們的心念處於一種非常安定的情況下,便能包容一切、接受一切、涵蓋一切;如果心不能安住,那是散亂的狀態,這時看到、聽到、嗅到、接觸到的任何事物,都被這種散亂心所扭曲尚不自知。心念若安定,不論接物待人皆能隨緣應對恰到好處,能夠統理全局,把握整體,成為辯才不斷的法師。
辯才不斷,即是無我無礙的辯才,它的形成是由於不預設立場,亦即隨時隨地以對方的立場為主,不以自我的立場為立場。一個辯論家如執著有自己的論點、自己的觀念,到最後一定會輸。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辯論不是最好的辦法,立論雖有其必要,但是最高明的辯論則是無言勝有言。那就可能達到辯才無礙了。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這是說,修諸功德及智慧,目的皆為修心。而以無我心做一切事是大功德;以眾生的立場為眾生做一切事,就是智慧的功德。如何能有功德、有智慧呢?《維摩經》告訴我們,要以六度法門修其心、嚴其身,不要用世間的種種虛榮滿足自己的心,不要用高貴的衣服珍寶來裝飾自己的身體。
威儀和禮儀可分三大項目:心儀、身儀、口儀。心儀是有清淨心、有懇切心、有真誠心,這樣的人講的話,必能使人心悅誠服。不要懷疑別人、否定別人,而用標榜自己來肯定自己。如果一切作為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接觸多了人家自不會喜歡他;有的人則是沈默寡言,不善辭令,但以真誠懇切的心待人,倒是能夠贏得他人的信賴。這就是威儀和禮儀的功德智慧。
我有一些皈依弟子,在開始做法鼓山 勸募會員時,總覺得他們自己不善辭令,大概找不到護持會員,也募不到款。我說:「如果會講話是花言巧語,你越講人家越怕你,認為你是騙子;如果不會講話而能誠誠懇懇地與他人接觸,人家便會相信你,會把淨資自動送給你。」這就是修心的功德智慧。
「相好嚴身」就是佛以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莊嚴身體,凡夫眾生沒有那樣的相好,當於一舉手一投足的待人接物,都要親切有禮。懂禮貌的人應見了人最好能叫出對方的名字,至少也應該記得對方面孔,見面時以歡喜心、恭敬心,合掌問訊,再念一句「阿彌陀佛!」這種禮節,會使人感到歡喜,願意跟你親近。所以,禮儀就代表著相好。
每一個人都能從面部的表情及身體的動作,通過威儀禮貌,讓人覺得你是一位相好莊嚴的修行者。這在「身儀」方面,可包含坐、立、行動、舉手投足、低頭合掌等的姿勢,與人同行時、出入電梯時、上下汽車時的先後順序等等。萬一不曾受過禮儀訓練也勿自卑,但要謙虛誠實;待人一定要親切和善,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口儀方面,跟人講話時最好不用粗俗語、流俗語、低俗語,常帶客氣的敬語和尊敬,譬如尊稱對方某某居士、某某菩薩、某某法師,是尊敬的稱呼。跟自己的同門信眾之間宜互相稱呼師兄師姊;對於尚未皈依三寶的人士,宜稱呼他們先生女士,對年長的稱呼老先生、老太太,或稱呼伯伯、叔叔、阿姨也很好。
菩薩不需要用世間的虛榮來裝潢門面,也不用以珠光寶氣、穿金戴銀,把自己打扮得花花綠綠、庸俗不堪。就像繡花枕頭,外表很漂亮,裡面全是棉絮草包;至於內在的充實,除了知識學問的修養,更重要的是有誠懇心,對人要謙讓恭敬,要有恰到好處、適如其分的禮貌。這就是一種莊嚴,所以人的淨化是從心的行為淨化起,再從身體和語言的行為表現出來淨化人間。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佛國品第一〉
此文是說,菩薩的心,不受世間染,猶如蓮花不受污泥染;經常處於空寂的心境,對於一切現象已能不被罣礙;禮敬亦是如空,無所依賴。
菩薩住於世間,而能不為色、聲、香、味、觸等的五欲所擾亂,就好像蓮花從污泥裡面生長出來,其在水面上所開的花是纖塵不染的。
菩薩在五欲世界廣度眾生,自身不享受五欲,也不為五欲困擾,雖然為了度眾生而在世間受苦受難,但其心境則經常住於空無所依的寂滅狀態,認為所受所做等於沒有受沒有做。受盡苦難折磨,等於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因為是為眾生受苦難,不是因為自己的業報而受,所以等於沒有受報。
「達諸法相無罣礙」,「諸法相」是指世間的每一種現象,包括生理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社會現象、自然現象,任何一種現象都是從空而有、從有到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能夠了知如此一切現象,而不為任何現象難倒困住,便稱為無罣礙。
凡夫所見的一切現象,認為是有的,小乘羅漢所見的一切現象是空的,而菩薩看一切現象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因他自己不需要這些東西,所以是空;眾生還在這些東西的環境之中,所以是有。因此用有來達到空的目標,以空的體驗來幫助有的眾生,這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無罣礙心。
「稽首如空無所依」,「稽首」是頂禮的意思,頂禮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三寶。如空的三寶在此處主要是指「法」,意思是對如空的佛法僧,要非常恭敬的禮拜讚歎,但也不把它當成是自己所依所靠的執著物。
一般人皈依三寶,是要依靠三寶來修行的,解脫自在的菩薩則是用佛法廣度眾生,不以佛法作為自己的依靠,因為已經沒有我了,還有什麼需要依靠佛法的?一般人為了自利極需仰賴佛法,大菩薩是用佛法利益眾生,不為自利,因已無我,無須佛法作為自利之依靠,所以叫作「無所依」。
這兩段經文的第一段,是講的心,第二段講的是身和心。不論是淨化的人生或人生的淨化,都得從人的身心淨化做起。
剛才講到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人心,跟其他的眾生不一樣。每一個人在基本觀念上都會希望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也希望別人把自己當作好人,可是在心智混亂糊塗的時候,或在某種以自我中心的利益為前提的情況下,往往會放棄成為好人的念頭,放棄受別人讚歎的意願,而以「能流芳百世固然好,遺臭萬年是不得已也」來自我搪塞,甚至根本不在乎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只要目前能得到想要的就好。因此,人心之所以有好壞與善惡之別,是受到業力的驅使,故有環境的影響以及各式各樣的誘惑和刺激所致。
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講,人如果能使此心安定,那就什麼問題都不會發生。因此經文指示我們要「心常安住」,心住於不動,心便能不受環境的誘惑或威脅,不管環境如何地變,此心則是以不變應萬變,在佛學上稱之為「心不隨境轉」。更進一步還可以使得境隨著心轉,《維摩經》所說「心淨國土淨」,便是隨著我們的心清淨則所居的國土亦自然清淨。
當我們心中無煩惱時,看這個世界即是和平的世界;當在心中充滿了仇恨、憤怒的情況下,看這個世界則是瘋狂混亂的。心常安住於平常狀態就能無礙解脫,無礙解脫就是心無罣礙,你罵我、說我、毀謗我、誣衊我,我都聽得清清楚楚,但皆無礙於內心的安靜。
有一位中國國民黨的中央委員,在剛被選出之後來見我,他說此次選舉他沒拉票也沒換票,會當選是因大家見他不講話就給他一張同情票,當時他無得無失,打算能被選上很好,落選了就不當。結果拉票拉得兇的也當選,沒拉票的也當選,究竟怎麼樣才對?就很難說了。我想以平常心拉票或以平常心不拉票都是對的,只要心中無罣無礙無得失,就是得解脫。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所謂「念定」是我們的心念處於一種非常安定的情況下,便能包容一切、接受一切、涵蓋一切;如果心不能安住,那是散亂的狀態,這時看到、聽到、嗅到、接觸到的任何事物,都被這種散亂心所扭曲尚不自知。心念若安定,不論接物待人皆能隨緣應對恰到好處,能夠統理全局,把握整體,成為辯才不斷的法師。
辯才不斷,即是無我無礙的辯才,它的形成是由於不預設立場,亦即隨時隨地以對方的立場為主,不以自我的立場為立場。一個辯論家如執著有自己的論點、自己的觀念,到最後一定會輸。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辯論不是最好的辦法,立論雖有其必要,但是最高明的辯論則是無言勝有言。那就可能達到辯才無礙了。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這是說,修諸功德及智慧,目的皆為修心。而以無我心做一切事是大功德;以眾生的立場為眾生做一切事,就是智慧的功德。如何能有功德、有智慧呢?《維摩經》告訴我們,要以六度法門修其心、嚴其身,不要用世間的種種虛榮滿足自己的心,不要用高貴的衣服珍寶來裝飾自己的身體。
威儀和禮儀可分三大項目:心儀、身儀、口儀。心儀是有清淨心、有懇切心、有真誠心,這樣的人講的話,必能使人心悅誠服。不要懷疑別人、否定別人,而用標榜自己來肯定自己。如果一切作為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接觸多了人家自不會喜歡他;有的人則是沈默寡言,不善辭令,但以真誠懇切的心待人,倒是能夠贏得他人的信賴。這就是威儀和禮儀的功德智慧。
我有一些皈依弟子,在開始做法鼓山 勸募會員時,總覺得他們自己不善辭令,大概找不到護持會員,也募不到款。我說:「如果會講話是花言巧語,你越講人家越怕你,認為你是騙子;如果不會講話而能誠誠懇懇地與他人接觸,人家便會相信你,會把淨資自動送給你。」這就是修心的功德智慧。
「相好嚴身」就是佛以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莊嚴身體,凡夫眾生沒有那樣的相好,當於一舉手一投足的待人接物,都要親切有禮。懂禮貌的人應見了人最好能叫出對方的名字,至少也應該記得對方面孔,見面時以歡喜心、恭敬心,合掌問訊,再念一句「阿彌陀佛!」這種禮節,會使人感到歡喜,願意跟你親近。所以,禮儀就代表著相好。
每一個人都能從面部的表情及身體的動作,通過威儀禮貌,讓人覺得你是一位相好莊嚴的修行者。這在「身儀」方面,可包含坐、立、行動、舉手投足、低頭合掌等的姿勢,與人同行時、出入電梯時、上下汽車時的先後順序等等。萬一不曾受過禮儀訓練也勿自卑,但要謙虛誠實;待人一定要親切和善,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口儀方面,跟人講話時最好不用粗俗語、流俗語、低俗語,常帶客氣的敬語和尊敬,譬如尊稱對方某某居士、某某菩薩、某某法師,是尊敬的稱呼。跟自己的同門信眾之間宜互相稱呼師兄師姊;對於尚未皈依三寶的人士,宜稱呼他們先生女士,對年長的稱呼老先生、老太太,或稱呼伯伯、叔叔、阿姨也很好。
菩薩不需要用世間的虛榮來裝潢門面,也不用以珠光寶氣、穿金戴銀,把自己打扮得花花綠綠、庸俗不堪。就像繡花枕頭,外表很漂亮,裡面全是棉絮草包;至於內在的充實,除了知識學問的修養,更重要的是有誠懇心,對人要謙讓恭敬,要有恰到好處、適如其分的禮貌。這就是一種莊嚴,所以人的淨化是從心的行為淨化起,再從身體和語言的行為表現出來淨化人間。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佛國品第一〉
此文是說,菩薩的心,不受世間染,猶如蓮花不受污泥染;經常處於空寂的心境,對於一切現象已能不被罣礙;禮敬亦是如空,無所依賴。
菩薩住於世間,而能不為色、聲、香、味、觸等的五欲所擾亂,就好像蓮花從污泥裡面生長出來,其在水面上所開的花是纖塵不染的。
菩薩在五欲世界廣度眾生,自身不享受五欲,也不為五欲困擾,雖然為了度眾生而在世間受苦受難,但其心境則經常住於空無所依的寂滅狀態,認為所受所做等於沒有受沒有做。受盡苦難折磨,等於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因為是為眾生受苦難,不是因為自己的業報而受,所以等於沒有受報。
「達諸法相無罣礙」,「諸法相」是指世間的每一種現象,包括生理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社會現象、自然現象,任何一種現象都是從空而有、從有到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能夠了知如此一切現象,而不為任何現象難倒困住,便稱為無罣礙。
凡夫所見的一切現象,認為是有的,小乘羅漢所見的一切現象是空的,而菩薩看一切現象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因他自己不需要這些東西,所以是空;眾生還在這些東西的環境之中,所以是有。因此用有來達到空的目標,以空的體驗來幫助有的眾生,這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無罣礙心。
「稽首如空無所依」,「稽首」是頂禮的意思,頂禮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三寶。如空的三寶在此處主要是指「法」,意思是對如空的佛法僧,要非常恭敬的禮拜讚歎,但也不把它當成是自己所依所靠的執著物。
一般人皈依三寶,是要依靠三寶來修行的,解脫自在的菩薩則是用佛法廣度眾生,不以佛法作為自己的依靠,因為已經沒有我了,還有什麼需要依靠佛法的?一般人為了自利極需仰賴佛法,大菩薩是用佛法利益眾生,不為自利,因已無我,無須佛法作為自利之依靠,所以叫作「無所依」。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