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從佛法的立場來說,照顧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心關懷別人,所以並不自私。然而,必先了解什麼是「自己」?什麼是該得到的「照顧」?否則,為了貪得無厭的目的而照顧自己,反而會害了自己。進一步說,很多人連照顧自己的方法和原則都弄不清楚,而口口聲聲強調要照顧別人、關懷別人。那麼,被照顧及被關懷的人,能否獲得正確的照顧和關懷,便有疑問。原意是存好心、做好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許多人剛接觸佛法時,對於佛法的「放下自我」,存有誤解。於是,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第一,非常消極:這也是很普通的現象,他們由於放棄自我的尊嚴而不再努力,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而不負責任。不懂得真正照顧自己的人,當然也不會真正去努力修行。
第二,非常積極:他們自以為立志奉獻自我,不再自私。因而到處廣結善緣,並且強迫別人接受他們所認為的好事。實際上,很多宗教家、革命家、政治家,都有這毛病。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救世救人,由於不了解自己,不懂照顧自己,也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他們的積極,非但不能為人類帶來福音,反而引起世界諸多的鬥爭、殘殺等的災難。
我們必先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什麼叫作人?人是怎麼構成的?才能進而理解佛陀所講的眾生,是有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和種種需求的。因此,才會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信仰的出現,來普應眾生各種不同的需要。也就是先要自覺才能覺他,自利然後利他。
「自我」可分為七個層次:「身體」、「心」、「世界」、「宇宙」、「眾生與業力」、「願力」、「解脫」。
「身體」根據《圓覺經》的說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身體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合而成。也是表現自我及感受自我的重要部分。
「心」根據《圓覺經》說:「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心理活動是知道有身體,並感受身體的存在。心理的現象是由於與六種物質現象「色、聲、香、味、觸、法」之間的相對而起的執著、分別等作用。
「世界」便是「身體和心」相加而成的「自我」所存在的環境。我們同樣生存在地球上,卻有不同的身心感受。舉個例子: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共同在一個空間中活動,可是各人的思想及生活習慣,卻又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佛教便有其涵容性的疏導,就是承認所有的眾生,有著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因緣,而生活在各自的世界裡。雖然是各不相同,卻又是息息相關。
「宇宙」世界的存在及其活動範圍,稱為「空間」,歷史上的生命過程及其價值的延伸,稱為「時間」。時間與空間相加,才能感受自我的存在。故知我們的生命與宇宙是一體的,不能分開。誰也不能離開宇宙的時間與空間。
以空間來說,任何人的行為均直接、間接影響了其他的人,就連呼吸也彼此相通。至於時間,我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承受古代人類文明的遺產而加以不斷改良,然後,延續下去,代代相傳。
因此,我們今天的行為,也對以後的宇宙,有其一定的影響。所以,做為一個自我,不能不顧慮到在這時空內的重要性。若曉得自私,便更應該知道:不能忘掉我們個別的自己跟整個環境的關係,所以最好的自私方式,就是去關懷他人。
「眾生與業力」,是把以上的四個層次,從一般人理解的物質世界提昇至佛教的信仰層面。「業力」就是由過去世和現在世所做的一切身體、語言、心理行為相加的結果。業力貫通著過去、現在及未來。因而便有時間上的自我存在。在時間的長河裡,眾生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造了惡業,便在生死中受苦難,做了善業,便享福受樂。在每一個生命的過程中,隨著業力而流轉、交替。
佛教的目的,是讓我們超越自我的業力的困擾,獲得解脫。然而,個別的自我和全體的「眾生」,都是息息相關,沒有辦法分開。因此若希望解脫自我,必先發願解脫別人;希望自我不受業報,必先發願救度眾生。
既已了解業力,為了不要受報,便當「發願」,多做好事、善事,處處給人方便,對人有益;關懷別人,奉獻自己。憑著願力代替業力,便可解脫生死之苦,實證涅槃之樂。可是,凡夫發願,心不堅固,碰到障礙,便易起退心。其實,發願以後,只管盡心盡力,目標不改,當做錯或做不到的時候,不要氣餒,應繼續發願,繼續再做。若能這樣,做好事的機會便愈來愈多,做壞事的機會便相對地減少。不要害怕發願,不要害怕能力不夠而不發願。好像嬰兒走路,都是從跌跌撞撞的經驗中成長的。縱然未必能一帆風順,起碼已經找到方向;那也就是「回頭是岸」。唯有如此,才不會因為害怕發願、因為害怕犯戒,而繼續作惡造業了。
更進一步,佛法教我們學習佛陀的精神,憑著願力,讓我們在眾生世界裡,時刻奉獻自己,成就他人。不管自己所得的利益多少,只在乎眾生是否受益。於整個利他的過程中得到圓滿的同時,你自己亦達到解脫的境界。這也就是從凡夫進入賢位及聖位的菩薩層次,乃至成佛的層次。這時候,「自我」也就不再存在。
何謂「解脫」?即是佛法講的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就是沒有自我立場的價值判斷,沒有自我中心及自我期待,沒有蓄意要放下自我而承擔他人的責任。從執著、煩惱中解脫,而非否定自我價值,智慧的功能及慈悲的運作,仍然真實存在。唯有徹底地奉獻自己,放下自我中心,才得真正的解脫。
如何「關懷他人」?便是法鼓山 的共識:「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
全面教育:應從生兒育女的胎教開始,直到老、病、死亡,乃至往生佛土,都當以佛法來做指導。
整體關懷:則引伸到凡是跟我們相關和接觸的人,讓他們都受到關懷,得到佛法的好處。
然而,必須先了解自己以後,才能知道在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人及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需要,而恰到好處地給予各種的關懷和照顧。
(一九九三年五月九日講於紐約東初禪寺,李果嵩居士整理)
許多人剛接觸佛法時,對於佛法的「放下自我」,存有誤解。於是,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第一,非常消極:這也是很普通的現象,他們由於放棄自我的尊嚴而不再努力,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而不負責任。不懂得真正照顧自己的人,當然也不會真正去努力修行。
第二,非常積極:他們自以為立志奉獻自我,不再自私。因而到處廣結善緣,並且強迫別人接受他們所認為的好事。實際上,很多宗教家、革命家、政治家,都有這毛病。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救世救人,由於不了解自己,不懂照顧自己,也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他們的積極,非但不能為人類帶來福音,反而引起世界諸多的鬥爭、殘殺等的災難。
我們必先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什麼叫作人?人是怎麼構成的?才能進而理解佛陀所講的眾生,是有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和種種需求的。因此,才會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信仰的出現,來普應眾生各種不同的需要。也就是先要自覺才能覺他,自利然後利他。
「自我」可分為七個層次:「身體」、「心」、「世界」、「宇宙」、「眾生與業力」、「願力」、「解脫」。
「身體」根據《圓覺經》的說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身體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合而成。也是表現自我及感受自我的重要部分。
「心」根據《圓覺經》說:「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心理活動是知道有身體,並感受身體的存在。心理的現象是由於與六種物質現象「色、聲、香、味、觸、法」之間的相對而起的執著、分別等作用。
「世界」便是「身體和心」相加而成的「自我」所存在的環境。我們同樣生存在地球上,卻有不同的身心感受。舉個例子: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共同在一個空間中活動,可是各人的思想及生活習慣,卻又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佛教便有其涵容性的疏導,就是承認所有的眾生,有著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因緣,而生活在各自的世界裡。雖然是各不相同,卻又是息息相關。
「宇宙」世界的存在及其活動範圍,稱為「空間」,歷史上的生命過程及其價值的延伸,稱為「時間」。時間與空間相加,才能感受自我的存在。故知我們的生命與宇宙是一體的,不能分開。誰也不能離開宇宙的時間與空間。
以空間來說,任何人的行為均直接、間接影響了其他的人,就連呼吸也彼此相通。至於時間,我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承受古代人類文明的遺產而加以不斷改良,然後,延續下去,代代相傳。
因此,我們今天的行為,也對以後的宇宙,有其一定的影響。所以,做為一個自我,不能不顧慮到在這時空內的重要性。若曉得自私,便更應該知道:不能忘掉我們個別的自己跟整個環境的關係,所以最好的自私方式,就是去關懷他人。
「眾生與業力」,是把以上的四個層次,從一般人理解的物質世界提昇至佛教的信仰層面。「業力」就是由過去世和現在世所做的一切身體、語言、心理行為相加的結果。業力貫通著過去、現在及未來。因而便有時間上的自我存在。在時間的長河裡,眾生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造了惡業,便在生死中受苦難,做了善業,便享福受樂。在每一個生命的過程中,隨著業力而流轉、交替。
佛教的目的,是讓我們超越自我的業力的困擾,獲得解脫。然而,個別的自我和全體的「眾生」,都是息息相關,沒有辦法分開。因此若希望解脫自我,必先發願解脫別人;希望自我不受業報,必先發願救度眾生。
既已了解業力,為了不要受報,便當「發願」,多做好事、善事,處處給人方便,對人有益;關懷別人,奉獻自己。憑著願力代替業力,便可解脫生死之苦,實證涅槃之樂。可是,凡夫發願,心不堅固,碰到障礙,便易起退心。其實,發願以後,只管盡心盡力,目標不改,當做錯或做不到的時候,不要氣餒,應繼續發願,繼續再做。若能這樣,做好事的機會便愈來愈多,做壞事的機會便相對地減少。不要害怕發願,不要害怕能力不夠而不發願。好像嬰兒走路,都是從跌跌撞撞的經驗中成長的。縱然未必能一帆風順,起碼已經找到方向;那也就是「回頭是岸」。唯有如此,才不會因為害怕發願、因為害怕犯戒,而繼續作惡造業了。
更進一步,佛法教我們學習佛陀的精神,憑著願力,讓我們在眾生世界裡,時刻奉獻自己,成就他人。不管自己所得的利益多少,只在乎眾生是否受益。於整個利他的過程中得到圓滿的同時,你自己亦達到解脫的境界。這也就是從凡夫進入賢位及聖位的菩薩層次,乃至成佛的層次。這時候,「自我」也就不再存在。
何謂「解脫」?即是佛法講的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就是沒有自我立場的價值判斷,沒有自我中心及自我期待,沒有蓄意要放下自我而承擔他人的責任。從執著、煩惱中解脫,而非否定自我價值,智慧的功能及慈悲的運作,仍然真實存在。唯有徹底地奉獻自己,放下自我中心,才得真正的解脫。
如何「關懷他人」?便是法鼓山 的共識:「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
全面教育:應從生兒育女的胎教開始,直到老、病、死亡,乃至往生佛土,都當以佛法來做指導。
整體關懷:則引伸到凡是跟我們相關和接觸的人,讓他們都受到關懷,得到佛法的好處。
然而,必須先了解自己以後,才能知道在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人及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需要,而恰到好處地給予各種的關懷和照顧。
(一九九三年五月九日講於紐約東初禪寺,李果嵩居士整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