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云何為『菩薩有十法名摧伏憍慢』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云何為『菩薩有十法名摧伏憍慢』?依《寶雲經》開示:菩薩有十法名摧伏憍慢。何等為十?所謂菩薩
(一) 或時出家作是思惟:父母眷屬已捨出家,猶如被棄壞爛死尸,云何於中當起憍慢。
(二) 我今剃除鬚髮,毀形向道節身知足,著壞色衣改先所好,云何當起憍慢之心。
(三) 修出家法捨俗威儀,云何當起憍慢之心。
(四) 剃頭持缽而行乞食,作乞丐想不應憍慢,當自卑下如旃陀羅子,云何當起憍慢之心。
(五) 我今乞丐由他濟命,云何憍慢而自毀傷,是故思惟摧伏憍慢。
(六) 我今受乞食法為他所賤,人與食時如似捨棄,如是思惟云何憍慢。
(七) 我今於一切眾生,恒如和上阿闍梨想,應加謙敬摧伏憍慢,云何當起憍慢之心。
(八) 我與諸同學同梵行者,善護威儀常念順行,不應到於非律儀處,云何當起憍慢之心。
(九) 當使諸同梵行者見我歡喜,如此思惟時摧伏憍慢。
(十) 我未曾得行佛法今得修行,於瞋恚惱害眾生中當念忍辱,如是思惟時摧伏憍慢。
由此觀之,如是『十者』,即所謂菩薩有十法名摧伏憍慢,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摧伏』者,摧是摧折,伏是制伏也。又『憍慢』者,煩惱名。五上分結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如同《大乘義章》曰:「自舉凌物,稱曰憍慢。」《俱舍論》曰:「慢對他心舉,憍由染自法,心高無所顧。」《大集經》曰:「摧憍慢山,拔生死樹。」是故修行之人,當先摧滅憍慢之心,而於佛法僧三寶及一切眾生之前,皆起恭敬也。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於羅漢而次於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8年2月25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官網
- Feb 25 Sun 2018 20:31
5527-云何為『菩薩有十法名摧伏憍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