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戒律與不執著
一休和尚喝酒吃肉,濟公和尚也是這樣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出家人。這兩個故事,讓很多人以為,既然佛法教人無所執著、心中無所罣礙,那麼,真正悟道的高僧,即便是不拘小節、放浪形骸,也不影響他的修行成就。事實上把這兩人的經歷當作故事來看,的確精彩動人,可是作為一位高僧來看,則不足為訓。要知道佛是大覺悟、大解脫者,可是他嚴守戒律,並未放逸。在釋迦牟尼佛時,只有六群比丘在證得阿羅漢果之前,因為狂放不羈,佛就訂下了一條又一條的戒律來約束他們的行為。
從印度、中國、西藏到日本,高僧都是守紀律的,像一休、濟公這樣的和尚是絕無僅有的特例。有智慧並不一定等於行為不檢。我知道現在在臺灣就有些門派,公開喝酒吃肉,男女關係也很隨便,還自認是已經證了三果四果的聖人,像這種行為,我們傳統佛教是無法認可的。但是,社會上一般人很容易被他們吸引,傳統佛教就被認為是綁手綁腳的守舊派。
其實,綁手綁腳的嚴守戒律還是比較安全的。大概在八○年代左右,美國有許多自認為解脫自在的禪師及上師,亂搞男女關係及同性戀,剛開始還受若干美國青年歡迎,可是後來這些宗教師都因為耽溺於醇酒美人,或是因為金錢、同性戀的關係搞不清楚,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一個一個都被逐出道場,從此一蹶不振。結果那一陣子,美國佛教界的元氣大傷,連印度教與西藏系統的佛教,都受到波及。
一休和濟公其實也沒有像那些禪師這樣放蕩。濟公喝酒但絕對沒吃狗肉,更何況他也不沾女色。社會上很多人執佛法一端,而妄加揣測,就以為那是佛法的真精神,所以大家要小心辨別。佛教是入世化世而淨化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高級宗教之一,世間所有的名利財色,我們宗教徒不但不能沾染,還要積極奉獻社會,這才是佛教的真面貌。
何謂菩薩行?
要瞭解什麼是「菩薩行」,就得先弄清楚什麼是「菩薩」?我們看到經典的記載,菩薩沒有一定的身分;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為出家比丘、國王、王子、居士乃至鹿、牛、象、鵝等動物,都被稱為成佛的因行,也就是修行菩薩道的階段;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等諸大菩薩也是如此,他們以種種身分和形相,在世間救苦救難,當眾生需要什麼樣的菩薩,他們就以那種形相,出現在他們四周和中間。
因此,菩薩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常以凡夫的形相,在世間隨緣化眾的修行者。所以,「菩薩」主要是發了菩提心的眾生,而不拘於特定的形相,凡能已發「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的菩提心者,便會誓願學習慈悲與智慧的菩薩行。以此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
把「止惡、修善、度眾生」的菩薩行,具體落實在生活裡,就是一套與他人、與自己相處的方法。也就是說,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常起尊重、感恩、讚歎、奉獻的慈悲心;與自己相處時,則常生起慚愧、懺悔的精進心和清淨心,你就是修學菩薩行的初發心菩薩。
特別要強調的是,慚愧不等於自卑,懺悔不等於後悔。我們在檢視自己的心念和行為時,如果對當做而沒有做的事感到慚愧,就會激勵出下次努力去做的決心;對於不當犯而犯、甚至一犯再犯的錯誤,若能心生懺悔,一方面可以懸崖勒馬,及時改過,一方面也可以勇於承擔後果,不會狡辯諉過、推卸責任。因此,慚愧的心、懺悔的心,是積極的自勉自省的行為,跟自慚形穢、自以為處處不如人,或是不斷犯錯又不斷後悔,是絕對不相同的。
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我們這些發了菩薩願的凡夫,是初發心的「嬰兒菩薩」。嬰兒,本來就是要在跌跌撞撞,倒了再起,起了再倒之間,慢慢學習、漸漸成長。所以,不要怕犯錯,更不要怕能力不夠;只要方向確立,心意已定,一日比一日更進步,就一定有成就圓滿的一天。要知道,初發心難,維繫住不變不退的長遠心更難,一曝十寒的人太多太多了,能夠持之以恆,才能實踐菩薩精神。
信心不退轉
很多人在參加法會的時候,一唱到發願文或懺悔偈,就忍不住落下淚來。這是因為在共修的場合,大眾修行所產生的氣氛、情境,或是發願文的內容,讓人受到感動。這是感動自己有幸能發這麼大的願,也是因為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偉大而感動。這種情緒並沒有經過理性的思考,有些人淚流滿面,心中卻很平靜,隨著學佛的時日久了,或是經過冷靜思考過後,這種情況便會消失。
也不只是發願文或懺悔偈有這樣的感發力量,有些人在共修活動中,只要聽到梵唄的韻律,就會受到感動。這種現象,外表看是流眼淚,但那是平和、喜悅的感受,而不是悲傷。會有這種反應,大致來說,都算是有善根的人。在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幾個月、甚至幾年之間,會有這種反應是好現象。有時候自己在家修行也會如此,這是很正常的,不必太在乎它。
在佛菩薩面前,覺得自己渺小而脆弱,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有了這種慚愧之心,才可以激勵自己不斷努力。明知道自己渺小,做不到那麼大的善行,但還是要不斷的發大弘願,一時間做不到是很正常的,能夠不斷的發願,就有一個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可以砥礪自己再接再厲。
凡夫的根性容易怠惰,我們都是凡夫,但是有向佛及菩薩學習的心,就要時時勉勵自己,懈怠了就要急起直追。有些人發願發多了,可是都做不到,最後連發願都不願意了,那就是自暴自棄,很可惜。
佛菩薩做擔保人
懺悔有兩種功能:一個是覺察自己的錯誤,改過遷善,不再重蹈覆轍;一個是好漢做事好漢當,心平氣和,勇敢承擔一切責任。
人心很粗,善忘多忘,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尤其是錯誤的、醜陋的、不檢點的事,忘得特別快。所以,我們佛教徒要提醒大家時時懺悔,懺悔什麼呢?懺悔那些已經忘記的、還未忘記的、已經覺察到的、還未覺察到的過錯。縱使經過了千秋萬世長時間累積下來的過失,我們也要一併懺悔,歡喜承擔應負的責任。
很多人會大言不慚的說:「我的行事作為坦蕩蕩,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沒有什麼好懺悔的。」世間固然有許多行事正當、舉止磊落的君子;但是,拋開不可考的過去世不談,就在眼前當下起心動念間,我們不也經常在不知不覺間,犯下許多錯誤?因為,我們的習性裡潛伏著貪、瞋、癡、慢、疑等等病根,一不留心,就會表現在言語行為上,不僅傷害了身邊的人,也傷害了自己。
就像很多父母,自以為所作所為都是愛孩子,結果往往愛之適足以害之而不自知。歷史上也有許多擇「善」固執的例子,固執於自以為是的「善行」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施暴而以為行善。所以,懺悔的意義,是要我們在悔過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醒自己拋開成見,站在不同的角度,檢討自己的言行,多多為別人著想。承認自己從過去以至今日,在不知不覺間犯了許多過錯,就能勇敢承擔眼前的種種遭遇。一般人在遇到困厄挫折的時候,總是怨天尤人,責怪老天爺不長眼睛、善惡不分、清濁莫辨;結果,不是灰心喪志,就是憤世嫉俗。肯懺悔,就能心平氣和的承擔災難,並且藉著災難,鍛鍊更恭敬、更謙遜的心態,即使經過再多的打擊,也還能保持對人性的信心和慈悲。
也有人說,所謂:「業報至時,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唯有懺悔力,乃能得除滅。」照這麼說,懺悔可使重罪輕受,只要天天拜佛懺悔,就可以消除業障、免除不受果報的責任義務,豈不是太方便了?拜佛懺悔,對消除業障的確有幫助;但是,它的作用是因為佛菩薩看你真有改過遷善的決心及誠心,出面替你擔保,讓你暫時不要受報;或者像分期付款一樣,逐次攤還。就像一個欠債累累的人,躲債躲到一個大富翁家裡,這個大富翁出面向債主擔保,請求大家給這個人一些時間,保證他一定會慢慢還債,請債主不要催逼太急。道理是一樣的,佛菩薩只是做我們的擔保人,並不幫我們還債,所有債務,還是得由我們自己一分一毫慢慢的還。
真有地獄嗎?
從基本佛法來看,地獄天堂皆出於自心。所謂地獄、天堂,在精神上的感受是有的,從果報來說,地獄的存在也是有的,但地獄並不一定有實際的方位、區域。至於刀山、油鍋、奈何橋、十殿閻王,這些都是出於民間信仰的傳說。在《地藏經》、《長阿含經》和描寫目犍連救母的經典,雖然都有描寫地獄的情形,但大部分的印象都是在中國,慢慢演化出來的。
不過地獄的思想在很多民族的宗教文化中都有,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印度就有地獄之說,中國人說「九泉之下」,基督教死後不上天堂便入地獄的說法,都認為實際上有地獄的存在。其實,地獄只是感受的境界,這就像我們在做噩夢的時候,好像到了一個很可怕的地方;而做美夢的時候,又彷佛置身天堂。做夢的時候意識尚有如此感受,更何況死後的神識?所以,在精神上恐懼、不自由的狀態,就是地獄。人還活著的時候,這些恐怖的感受是從腦神經的反應而來,人死了之後,腦神經的活動停止了,但是精神的狀態還在,同樣也會有這些體驗。
其實,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當中,隨時可能在頃刻間墮入地獄。每一個念頭生起,只要起了煩惱執著,覺得憂傷恐懼、痛不欲生,就等於已在地獄中受折磨。起了嚴重的貪念,就是墮入餓鬼道;有了極度的恐懼心,就是墮入人間地獄;在工作前途方面,覺得自己四面楚歌、窮途末路,那也是到了地獄的邊緣。所以,天堂地獄不在任何一個方位區域,就在我們內心的方寸之間。只要覺悟了,不被世間的煩惱恐懼纏擾,那就是遠離地獄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