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云何為『白衣菩薩學守般舟三昧當持之法』

   眾所周知:『白衣俗人之別稱。以天竺之波羅門及俗人,多服鮮白之衣故也。至於云何為『白衣菩薩學守般舟三昧當持之法』?依《般舟三昧經》開示白衣菩薩聞是般舟三昧已欲學守者

(一)持五戒堅淨潔住。

(二)酒不得飲亦不得飲他人。

(三)得與女人交通不得自為亦不得教他人為。

(四)不得有恩愛於妻子。

(五)不得念男女。

(六)不得念財產。

(七)常念欲棄妻子。

(八)行作沙門。

(九)常持八關齋齋時常當於佛寺齋。

(十)常當念布施不念我。

(十一)          當自得其福。

(十二)          當用萬民故施。

(十三)          常當大慈於善師。

(十四)          見持戒比丘不得輕易說其惡。

(十五)          作是行已當學當守是三昧。

    由此觀之,如是『十五法』,即所謂白衣菩薩學守般舟三昧當持之法。何以故?蓋『般舟三昧』者,又名佛立三昧,意謂修此三昧而得成就的人,能見十方諸佛,立於其前。修的時候,不坐不臥,從早到晚,又由晚到天亮,不是走,就是立,以九十日為一期,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總而言之,『白衣』者,俗人之別稱,以天竺之波羅門及俗人,多服鮮白之衣故也。以是稱沙門,謂之緇衣,或染衣。如同《西域記》曰:「衣裳服玩無所裁製,貴鮮白,輕雜彩。」道宣律師《感通錄》曰:「白衣俗服,佛嚴制斷。」《涅槃經疏》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遺教經》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維摩經方便品》曰:「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智度論》曰:「白衣雖有五戒,不如沙門。」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3102日星期三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