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何等為『煩惱十六門』
眾所周知:『煩惱』者,梵語吉隸舍Kles/a,貪欲瞋恚愚痴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為煩惱。如同《智度論》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同曰:「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註維摩經》曰:「肇曰:七使九結惱亂眾生,故名為煩惱。」《止觀》曰:「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大乘義章》曰:「勞亂之義,名曰煩惱。」《唯識述記》曰:「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至於何等為『煩惱十六門』?依《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開示:煩惱有十六門。何等為十六?即
(一)有二無明,謂煩惱障、智障。
(二)又有二無明,謂惑、智二障。
(三)有三障,謂皮、肉、心,亦名皮、膚、骨。
(四)有四障,謂闡提不信障、外道我執障、聲聞畏苦障、獨覺捨大悲障。
(五)有六弊障,謂六波羅蜜別所滅障。
(六)有八妄想,謂念妄想、不念妄想、念不念俱相違妄想、我妄想、我所妄想、自性妄想、差別妄想、攝受積聚妄想。
(七)有九煩惱,出《佛性論》(1)隨眠貪欲;(2)隨眠嗔;(3)隨眠癡;(4)貪嗔癡等極重上心惑;(5)無明住地;(6)見諦所滅;(7)修習所滅;(8)不淨地惑;(9)淨地惑。
(八)有五住地惑,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無明住地。
(九)有十三煩惱,謂(1)『七見』者,邪見、我見、常見、斷見、戒盜見、果盜見、疑見;(2)『六著心』者,貪、愛、嗔、癡、欲、慢。
(十)有八倒,謂常、樂、我、淨、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十一) 有四謗,謂增益謗、損減謗、相違謗、戲論謗。
(十二) 有五散亂(1)『自性散亂』。謂五識;(2)『外散亂』。謂意馳動於外塵;(3)『內散亂』。謂心高下及噉味等;(4)『麤重散亂』。謂計我我所等;(5)『思惟散亂』。謂捨大乘,思惟小乘。
(十三) 有二煩惱,謂隨眠煩惱、上心煩惱。
(十四) 又有三倒,謂想倒、見倒、心倒。
(十五) 有十二妄想,謂言說妄想、所說事妄想、相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見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續妄想、縛不縛妄想。
(十六) 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
由此觀之,如是『十六種』,即所謂何等為『煩惱十六門』,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十六門』煩惱義,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進教說。若在直進教,其體即空,名為煩惱。若在終教說,其體即如,名為煩惱。若一乘教所目,即屬一乘。若據別教說,即一一煩惱皆無量。是故使等煩惱,是稠林義,以普賢文中一嗔心能障百千法門等故。
j/1總而言之,其實『煩惱』即『菩提』。如同《止觀》曰:「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中略)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諦。(中略)煩惱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諦。」此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義,為大乘至極之談,依教門之淺深而異其歸趣。如同《法華玄義》曰:「體生死即涅槃名為定,達煩惱即菩提名為慧。」《十不二門指要鈔》曰:「若離三道即無三德,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教觀大綱見聞》曰:「密教謂愛染明王表煩惱即菩提,不動明王表生死即涅槃。顯教謂龍女表煩惱即菩提,提婆表生死即涅槃。」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
【 http://blog.nownews.com/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
【http://hercafe.yam.com/blog/famscl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 】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905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