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心」五四運動
2025-03-31 聖嚴法師開示
所謂「心」五四的內容:
(一)四安——1.安心:在生活中的少欲知足。2.安身:在生活中的輕鬆自在、日新又新、勤勞儉樸。3.安家:在家庭中的相敬、相愛、互助、互諒、彼此學習。4.安業:在身口意三種行為的清淨精進。
(二)四要——1.需要的才要。2.想要的不重要。3.能要、該要的才要。4.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三)四它——1.面對它:正視困境的存在,不逃避不畏懼。2.接受它:接受困境的體驗,不怨天不尤人。3.處理它: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4.放下它:盡心盡力做好,結果如何不再煩心。
(四)四感——1.感恩:凡是提供我們成長因緣的古今中外的聖者、智者、賢者、仁者、父母、師長、國家民族、大地眾生,都是感恩的對象。2.感謝:凡是給我們有歷練機會的順境、逆境,都要至誠感謝。3.感化:用佛法的智慧之言及慈悲之教,感化自己。知慚愧、常懺悔,學做無底的垃圾桶,效法無塵的反射鏡。4.感動:用以身作則的行為,凡事從自己做起。以勤勉、謹慎、恭敬、謙虛、寬容的態度,感動他人。
(五)四福——1.知福:知福才能知足,知足才能常樂。2.惜福:珍惜擁有的身心和環境,乃至一滴清水、一麥一米、一口呼吸。3.培福:不論福多福少,享福便損福,培福才有福。4.種福:自覺福少,當常常種福,時時種福,人人就有福。
它的意義,我有一篇講詞:「心五四運動的時代意義」,刊登於《法鼓》雜誌一一九及一二○兩期,這就是我們推廣「人間淨土」的具體行動。所以我說「心」五四運動,是為了淡化宗教色彩,而能入世化俗;充實佛化精神,又可普及於人間。運用心五四的方法及觀念,落實於日常生活,從每一個個人,推廣到每一個家庭、校園、社區,至於全世界。為了便以記憶,另以簡化方式濃縮如下:
「心」五四運動——二十一世紀生活主張:
(一)四安——提昇人品的主張
安心:在於少欲
安身:在於勤儉
安家:在於敬愛
安業:在於廉正
(二)四要——安定人心的主張
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
能要該要的才要
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三)四它——解決困境的主張
面對它:正視困境的存在
接受它:接受困境的事實
處理它:以悲智處理困境
放下它:處理後心無牽掛
(四)四感——與人相處的主張
感恩:使我們成長的因緣
感謝:給我們歷練的機會
感化:用佛法轉變自己
感動:用行為影響他人
(五)四福——增進福祉的主張
知福:是最大的幸福
惜福:是最好的儲蓄
培福:時時都有福
種福:人人都享福
目的——完成四種環保
心靈環保:保持我們心靈的平靜與明淨
生活環保:保障我們生活的整潔與儉樸
禮儀環保:保護人類社會的尊嚴與謙和
自然環保:保全地球生態的共存與共榮
當天在開幕詞中,也說因為我們所提倡的「心」五四運動,是不分宗教、種族、年齡,所以適合於全世界的每一個人。在連副總統的致詞之中也說:「現今在這個跨世紀的關鍵時刻!聖嚴法師為回應世紀末人心與社會的困境,綜合十年來法鼓山推動『人心』教育的累積經驗,推出『心』五四運動,期望為未來新世紀人類生活的安定與秩序,貢獻精神指導方向,同時透過三大教育的具體落實與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等『四環』的推動,為未來人類奠下美好的心靈與精神淨化的新生活主張。」
◎文: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