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學習原諒與寬恕

 

文 / 聖嚴法師

 

曾經有一位女士寫信給我,她說自己因為一時說話不小心,得罪了人,使彼此原本美好的友誼破裂;她已經誠心向對方道歉,卻始終無法獲得原諒。她問我,究竟犯了錯的人該如何取得他人的諒解?又該如何培養寬恕別人的美德?

 

中國有句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人與人之間透過言語溝通表達,如果用詞不當,小則會為個人製造敵人、仇人,或是傷害至親好友;大則可能使許多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受害,就像所謂的:「一言足以興邦,一言足以喪邦。」言語雖然非常好用,但也可能變得很可怕,所以我們必須謹言慎行,要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做到「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切忌貪一時之快而口不擇言,說出刺激別人的話。

 

說話不得當會得罪人,別說是一般泛泛之交,可能連你幫了他一輩子忙的人,都會因此反目成仇,你過去所有給他的好處、對他的愛護剎時間化為烏有。造成這樣的結果,顯然非常不值得。

 

這位女士既然造成錯誤,並且已向對方賠不是、求懺悔,對方還是不理睬,那只有讓時間來沖淡,不必急於一時,不求對方馬上諒解。因為對方正在氣頭上,恐怕很難接受她的道歉,而且對方可能會擔心,如果今天諒解了她,萬一明天她又說了什麼難聽的話,該怎麼辦?所以對方還是選擇躲著妳,以免再受傷害。

 

我們常說:「遠小人、近君子。」意思就是對於小人應該要有所防備和遠離。既然用話傷人已經成為事實,自己算是做過一次小人,別人避開自己、不願接納自己,就當是罪有應得的現世報。這時應該好好地懺悔,從此以後不僅不再對同一個人說出傷人的話,對其他的人也都不再說傷害的話,應該常說讚歎、勉勵、安慰、同情的話。

 

如果真能做到這樣,便是改過遷善、洗心革面,換上另外一種面貌、態度和心境,和任何人都可以相處得很好。時間一久,那位把你當仇人、怨家的人,從其他人口中聽到有關你的訊息,對你的印象可能會改觀,自然而然心中的仇恨或痛苦就能漸漸地淡化,你可以等到適當的時機,主動問候、關懷對方,如此便能夠坦然地與對方相處。

 

也許剛開始會有一點不自然的感覺,畢竟當仇人已經當了那麼久,一時間很難再做朋友。這時不要太勉強、不必太心急,還是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風度,必要時再給予讚美、幫助、鼓勵和安慰,藉著雪中送炭的溫馨,還是有可能找回這份友誼。

 

摘自:《從心溝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