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云何為『眾生往生極樂欲念佛求生』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往生極樂欲念佛求生』?依《淨土警語》開示:眾生往生極樂欲念佛求生。所謂

  • 正不妨熾然起忻厭心。此忻厭心。著之則成惑病。了之則是方便。亦存乎其人耳。所言妙觀者。觀經不云乎。諸佛正知海。從心想生。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此數語。便是念佛三昧祕要。
  • 一切觀門。無不從茲流出。知作而不知是。則墮在權小。知是而不知作。必落魔外。作即空假觀。是即中道觀。全是而作。全作而是。作是一念三觀圓融。故《大集經偈》云。若入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智覺禪師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 佛是本覺之理念。即始覺之智。故知正念佛時。始本會合。理智冥契。能所俱忘。自他不二。無念外之佛為念所念。無佛外之念能念於佛。超情越見。離句絕非。直捷圓頓。無過此者。除念佛外。豈別有妙觀可成耶。
  • 竊嘗論之。藥無貴賤。起病為良。治本治標。宜隨緩急。以耄期之年。回心向道。縱得百齡。餘光有幾。可不思束其功於至穩至易之途。而尚似探元問妙。徘徊跂望於其間乎。非唯不譚妙觀。并為略去。多種日課。僅以六字真言。相勸勉者。此是海上奇方。能療急病。抑又標本齊治。緩急咸宜。貴在深信力行。古人所謂但見阿彌陀。何愁不開悟。
  • 然則何塵情而不銷隕。何三昧而不現前。然在今日。縱有百千法門無量妙義。總置不用。唯此一味單方相贈。苟非斬釘截鐵併力專持。其何以自振拔哉。若必謂持名功效。不及用觀者。則彼佛所具身相微妙。經論所開觀法深細。博地初心恐不易成辦。終不若依小經專一持名為穩當耳。但持名時。了達事理。一心不亂。即是觀境。不須別求。

     由此觀之,如是『五者』,即所謂生往生極樂欲念佛求生,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極樂世界』者,是阿彌陀佛的國土名,因其國只有快樂而無痛苦,故名。又稱西方淨土,就念佛之言,雖通於諸佛,然諸大乘中念佛之言,獨限於西方之阿彌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眾生往生佛國之誓願者,法界諸佛中獨阿彌陀一佛也。又『往生』者,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謂之往,化生於彼土蓮華中,謂之生。往生之言雖通於諸受生,而諸教所勸之行,偏在極樂,故常以為對於極樂之別名,是淨土門之至要骨目也。又『念佛求生』者,謂有三種,即稱名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稱名念佛是口中稱念佛的名號;觀想念佛是在靜坐之中觀念佛的相好功德;實相念佛是觀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的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