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關懷別人.成長自己
↑TOP
法鼓山的會員,要把法鼓山的理念告訴人,把法鼓山正在做的社會公益教育的淨化事業告訴人。我們用佛法提供有益於人的服務,也可以邀請人家來當義工,藉機讓人接觸了法鼓山,產生認同之後,自然就會參與我們,一同來做關懷社會、淨化人心的工作了。
我們關懷人,不一定是用錢,關懷他們的身心狀況、家庭情況,那就是一種溫暖,就好像是家裡的人一樣。當一個人常常受到另外一個人的關懷、尊重和照顧的時候,就會感覺到非常安慰,也會覺得很有幫助。因此參與法鼓山學法及護法活動的人,並不是本身僅僅參加勸募而已,更要緊的是學著如何照顧人、關懷人,在照顧、關懷家人及其他的人之中,自身也得到了照顧及關懷。
法鼓山的會員要學會如何在適當需要的情況下,慰問家人,慰問他人,當你的家人或是受你照顧的菩薩們家裡有了喜事,要給他恭喜;有了一些麻煩,要給他勸勉安慰;他們發生的事情,就好像你自己發生了事情一樣,比如說,有人家生了孩子、孩子考取了學校、他們家的孩子滿週歲、孩子結婚、他們自己的生日等,你知道後,打個電話,或是親自拜訪表示恭喜,表示代表法鼓山的聖嚴師父及全體會員的祝福慰勉。
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關懷,是非常可貴的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法鼓山的佛教徒精神,是以照顧他人來做為成長自己、提昇人品的最高法門。心懷慈悲的人,就能成為受人敬重的人。慈悲是什麼?是無條件的關懷、體諒、協助等。
還有一點,我們正在推行「家家蓮社,戶戶禪堂」的運動,那就是佛教的家庭化。因為佛教是普及化的宗教,凡有人的地方就該有佛法在那裡,凡有我們法鼓山的會員所在之處,那裡就是佛堂和禪堂,就是說,你學佛、信佛,處處可以念佛!處處可以靜坐!不是說一定要在寺院才可以,而是你在哪裡,佛法就在那裡;你在哪裡,佛堂就在那裡;你在哪裡,禪堂就在那裡。若做到了這一點,凡是有你在的地方,那地方就是被佛的慈悲和智慧所關懷、照顧的地方。不過仍得定期參加寺院的共修活動,才能更積極地自利利人。
(原刊於《法鼓》雜誌三十三期〈如何精進推廣佛法〉一文,後將問答形式重新整理成文,收錄於法鼓山小叢刊《法鼓山的方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