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云何為『眾生往生極樂十種無礙』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往生極樂十種無礙』?依《淨土指歸集》開示:眾生往生極樂十種無礙,顯淨土之圓融,蕩滌執情,發明正信。何等為十?所謂

  • 心境一如。行人一念是能觀之心。彌陀淨土是所觀之境。以心外無法故。諸佛淨土全是自心。以法外無心故。此心全是諸佛法體。心境叵得。心境宛然。互泯互存。絕思絕議。故經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 修性不二。唯心淨土。是本具之理。全修在性也。發願往生。是隨緣之事。全性成修也。以修性不二故。諸佛淨土雖本來成現。必由淨業成就乃可往生。故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 因果理同。以眾生諸佛同一體故。諸佛已悟。眾生在迷。迷悟雖殊。性常平等。是故念佛者。即是念一切眾生之本性。故經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 真俗雙泯。諸法本空。纖塵叵得。隨緣建立。法法宛然。以一切法空故。心佛叵得。以一切法假故。心佛宛然。以一切法中故。心佛不二。非有非空。絕思絕議。故經云。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又經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
  • 依正互融。國土莊嚴依報也。佛及菩薩正報也。一心具一切剎。一一微塵現一切佛及九界眾生。以體性本同故。是故落日國土莊嚴。唯心發現。水鳥樹林皆演妙法。
  • 勝劣同體。諸佛法身從真起應。如鏡現像。妍醜在機。如水起波。隨風大小。由機有利鈍故。應有勝劣。而法身之體。本來不動。故經云。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 一多相即。一即多故。一心一塵遍一切佛剎。多即一故。一切佛剎全在一心一塵。為令心專一故。易成就故。故令專念一佛。而一佛即一切佛。故經云。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
  • 廣狹自在。以十方法界不離一微塵故。一塵至微。量同法界。佛剎雖廣。不離一塵。十萬遐程。不逾方寸。故經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 古今無間。以三際不離一念故。前際不可得故。無過去後際不可得故。無未來中際不可得故。無現在以世相遷流本常住故。經云。觀彼久遠。猶若今日。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
  • 寂用無礙。謂熾然在用。不動本際。如水起波。波全是水。淨名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即寂而用。故捨穢究盡。取淨窮源。用而常寂。故雖有取捨。而實無取舍是。故熾然。念佛與無念等。熾然往生與無生等。於無見處不礙見佛。於無生處任運往生。以圓頓行人語默動靜一切時中皆如實際故。經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之謂也。

     由此觀之,如是『十者』,即所謂眾生往生極樂十種無礙,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極樂世界』者,是阿彌陀佛的國土名,因其國只有快樂而無痛苦,故名。又稱西方淨土,就念佛之言,雖通於諸佛,然諸大乘中念佛之言,獨限於西方之阿彌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眾生往生佛國之誓願者,法界諸佛中獨阿彌陀一佛也。又『往生』者,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謂之往,化生於彼土蓮華中,謂之生。往生之言雖通於諸受生,而諸教所勸之行,偏在極樂,故常以為對於極樂之別名,是淨土門之至要骨目也。又『無礙』者,又云無閡,無礙。自在通達而無礙也,自在涉入而無礙也,自在融通而為一體也。如燈光互相涉入,是無礙之相也。如同《維摩經佛國品》曰:「心常安住無閡解脫。」《往生論註》曰:「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門無礙相也。」《即身成佛義》曰:「無礙者,涉入自在義。」《往生要集》曰:「我所有三道,與彌陀佛萬德,本來空寂,一體無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