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的修行

今天要跟諸位菩薩介紹佛法之功能。釋迦牟尼佛的目的就是要使得我們生活得很清淨、很精進、很快樂;但是清淨、精進、快樂,是不是一定要出家,一定要住在寺院才能辦得到呢?不一定。住在寺院固然容易一些,然而出家的人究竟只有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在家人。因此佛度眾生不是只為少數人,而是為了一切的眾生。

我們要用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方法與觀念,方法是讓人去體驗的,而觀念則是一種義理、一種道理,這個道理是有它的根據,可以使人得到經驗、體驗以及理解。因此,修行人或者是學習禪修之人,都不離開觀念之釐清以及方法的活用和實用。所以不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只要在生活之中能得到離苦得樂的利益,苦就是煩惱,煩惱就是塵埃,塵埃不是灰塵或者塵土,而是我們的心在塵埃裡是模糊不清的。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環境,對自己的心無法掌控,所以受到自己身心狀況的影響,也受到環境裡種種現象的變化而痛苦,這就是塵,就是煩惱。因此,我們要用修行的觀念來看待自己的身心狀況,如何來對待我們生活環境裡所給予的衝擊。能看得清楚,煩惱就不會生起,煩惱的塵埃不會使得我們身心混亂;看不清楚,對於世間之事以及自己的身心狀態就會有問題了。

在佛的時代,有一位外道修行人認為自己的修行工夫非常深厚,對自己以及自己所處之環境能夠作主;他是自己的主人,也是環境的主人,所以他有許多的徒眾追隨著他。釋迦牟尼佛問他是否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呢?他說:「沒問題,我不但能做自己的主,也能夠指揮許多的人,甚至能夠使整個環境變化,變得跟我心裡所想的一樣。」他的意思是說他是有神通的。佛說:「一個國家的國王,對於犯錯、犯法、犯罪的百姓要給予坐牢或者是受刑罰的處置;對於有功、有貢獻的百姓就會給予賞賜。這個國王對於這個國家的人民以及國家的財物,是有絕對自由的支配權。可是你的身體會感冒、會咳嗽、會痛、會癢、會飢餓,所以你對你的身體是沒有辦法完全作主的,對不對呢?」這位外道覺得佛講的話很有道理,他本來以為他已經可以完全做自己的主人了。


---本文摘自《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