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云何為『眾生生迦留足天常歡喜』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生迦留足天常歡喜』?依《正法念處經》開示:觀迦留足天第八地處,名常歡喜。以何業故生於彼處?所謂

  1. 此眾生以淨信心,見犯法者應受死苦,繫在牢獄,以財贖命令其得脫,不為財利,為益眾生,慈悲心故,不求報恩。
  2. 是人命終得生天上——常自歡喜,悅樂百倍勝於餘天,以業勝故。
  3. 無量天女歌舞戲笑以為娛樂,遊戲山峪,金毘琉璃柔濡觸樂河池流泉,於園林中受天快樂。所受之樂百千萬分,轉輪王樂不及其一。何以故?與諸天眾同業生故,身無骨肉亦無垢污。
  4. 於須彌山側,眾寶蓮華、天鬘天衣莊嚴其身;若上金裝,身則金色;昇琉璃色,身琉璃色;如入池水,身皆同色。
  5. 上琉璃色,其身光色如第二日,琉璃力故;若昇銀峰,身色如雪,如拘物頭華,一切身分端正莊嚴。
  6. 天女圍遶,作眾伎樂,遊戲園林受天快樂。如是遊戲,遙見園林眾樹具足,名天戲林,乘閻浮檀金殿入天戲林,其林柔濡,眾鳥音聲和合美妙。
  7. 心自思惟,其心醒了,念宿命果,少離放逸,知足光明,持其心意不貪五欲、不行放逸。
  8. 不久心動,復著五欲,受五欲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還退。若無惡業,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得受人身,不遭王難,常受快樂,不值眾惡,以餘業故。

         由此觀之,如是『八者』,即所謂眾生生迦留足天常歡喜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天道』者,即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也。謂因修十善業,是名天道。又六道之一。與天趣同。欲界有六重之天,一、四天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二、忉利天,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往世三十三人,同修勝業,同生此天。三、須夜摩天,梵語須夜摩,華言善時分。謂此天時時唱快樂,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時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語兜率陀,華言知足。謂此天於五欲境知止足故。五、化樂天,謂此天自化五塵而娛樂故。六、他化自在天,謂此天假他所化樂事,以成己樂,即欲界天主。其依處在諸趣之頂,故謂之天。身有光明,故謂之天。果報最勝,故謂之天。為有情輪迴之道途,故謂之道,趣者所趣向也。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981日星期四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