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堅守漢傳佛教與法鼓山 道風

↑TOP

今年是我們在法鼓山 上的第二次辭歲,首先要感恩諸位去年(二○○六)一年的努力、學習與奉獻,不僅我們的團體成長,個人也成長了。

去年一年,我們成長得非常快。在體制上,從我兼任創辦人和住持的雙重身分,到去年九月舉行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代表僧團制度逐漸邁向健全化。法鼓山 僧團的組織章程,也逐漸臻於完善。

從大原則來講,僧團章程就好比是一部憲法,尤其是一個宗教團體,並非一般民間社團,更要重視組織章程的穩定性。

我們初創一個道場,如果章程隨時可改,也就隨時存有危機。只要有一些抱有野心的人能夠辯才無礙,就會非常危險。為了保障我們的道風,保護我們的傳統,所以我主張:僧團的基本章程絕對不能修改。就像憲法是一個國家立國的根本大法,不得輕易修改,否則對國家社會將產生難以想像的影響。原則就是原則,技術性的部分可以討論,但是原則性的立場、方針,不可動搖。

漢傳佛教的根本不能動搖

現在我們大家在祖堂辭歲,祖堂的意義是什麼?它是代表著佛法的傳承──從釋迦牟尼佛開始,直到今天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法脈是一代一代相承相續的,從原始的印度佛教,到今日的漢傳佛教。而漢傳佛教是我們的根本,這點不能改變。如果不能堅守漢傳佛教的立場,而轉變成藏傳、南傳的修持,那就喪失了我們道場開創的精神。

五台山的顯通寺和菩薩頂,原來都是漢傳佛教的道場,今日則為藏傳佛教的弘化地;尤其顯通寺,曾是華嚴四祖大弘化的場域,後為禪宗道場,今則改為藏傳佛教的據點。為什麼呢?因為道場的基礎不穩,一旦人才缺乏,立場的屬性隨時可換。

因此,為了堅定漢傳佛教的立場,除了一代一代的負責人必須站穩腳跟,堅持漢傳佛教的傳統;更要透過一代一代地辦教育,培養漢傳佛教的薪傳人才,如此才能固守漢傳佛教的根本立場。今天我們在祖堂辭歲,這一份光榮、這一份恩德得來不易,我們要感恩歷代祖師的恩澤,包括把法脈從中國大陸傳至臺灣的我的兩位師父:東初老和尚及靈源老和尚。

現在我們的僧團有兩百多人,每年人數仍在成長,道場也在增加中,力量勢必愈大,然而諸位一定要謹記:永遠不能拋開創辦人的理念、目標和方向。在我們僧團,生活是漢傳佛教傳統的生活型態,思想是漢傳佛教傳統的修行思想,方法是漢傳佛教傳統的修行方法,這就叫「傳統」。我們可以接收、運用和參考南傳和藏傳的優點,使漢傳佛教更豐富、更有彈性,但如果放棄自己的立場,專用他系的方法,這是有問題的。

過去我到藏傳、南傳的道場參訪,有的根本不允許我們穿漢傳佛教的僧服,甚至要求我們要重新受他們的戒,在他們那裡學習。法鼓山 的要求並沒有這麼嚴格,但是到我們山上來,就要遵守我們的方式,接受我們的環境,配合我們的生活型態,否則山上就會變成五花八門,一片散漫,失去莊嚴的整體性。

我們辦的教育,包括法鼓山 僧伽大學、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研修學院,以及未來的法鼓大學,都是基於同一個目標、方向、理念與要求,這是我的期許。關懷別人.成長自己

↑TOP

法鼓山 的會員,要把法鼓山 的理念告訴人,把法鼓山 正在做的社會公益教育的淨化事業告訴人。我們用佛法提供有益於人的服務,也可以邀請人家來當義工,藉機讓人接觸了法鼓山 ,產生認同之後,自然就會參與我們,一同來做關懷社會、淨化人心的工作了。

我們關懷人,不一定是用錢,關懷他們的身心狀況、家庭情況,那就是一種溫暖,就好像是家裡的人一樣。當一個人常常受到另外一個人的關懷、尊重和照顧的時候,就會感覺到非常安慰,也會覺得很有幫助。因此參與法鼓山 學法及護法活動的人,並不是本身僅僅參加勸募而已,更要緊的是學著如何照顧人、關懷人,在照顧、關懷家人及其他的人之中,自身也得到了照顧及關懷。

法鼓山 的會員要學會如何在適當需要的情況下,慰問家人,慰問他人,當你的家人或是受你照顧的菩薩們家裡有了喜事,要給他恭喜;有了一些麻煩,要給他勸勉安慰;他們發生的事情,就好像你自己發生了事情一樣,比如說,有人家生了孩子、孩子考取了學校、他們家的孩子滿週歲、孩子結婚、他們自己的生日等,你知道後,打個電話,或是親自拜訪表示恭喜,表示代表法鼓山 的聖嚴師父及全體會員的祝福慰勉。

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關懷,是非常可貴的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法鼓山 的佛教徒精神,是以照顧他人來做為成長自己、提昇人品的最高法門。心懷慈悲的人,就能成為受人敬重的人。慈悲是什麼?是無條件的關懷、體諒、協助等。

還有一點,我們正在推行「家家蓮社,戶戶禪堂」的運動,那就是佛教的家庭化。因為佛教是普及化的宗教,凡有人的地方就該有佛法在那裡,凡有我們法鼓山 的會員所在之處,那裡就是佛堂和禪堂,就是說,你學佛、信佛,處處可以念佛!處處可以靜坐!不是說一定要在寺院才可以,而是你在哪裡,佛法就在那裡;你在哪裡,佛堂就在那裡;你在哪裡,禪堂就在那裡。若做到了這一點,凡是有你在的地方,那地方就是被佛的慈悲和智慧所關懷、照顧的地方。不過仍得定期參加寺院的共修活動,才能更積極地自利利人。

(原刊於《法鼓》雜誌三十三期〈如何精進推廣佛法〉一文,後將問答形式重新整理成文,收錄於法鼓山 小叢刊《法鼓山 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