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云何為『菩薩初中後善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云何為『菩薩初中後善』?依《大方廣寶篋經》開示云何菩薩初中後善?即所謂

  1. 若不捨於菩提之心是名初善不念下乘是名中善迴向一切智是名後善。

  2. 初善者於諸眾生慈心平等中善者於諸眾生起大悲心設何方便後善者喜捨同等。

  3. 初善者降伏慳貪捨離破戒遠離瞋恚斷除懈怠不住亂心殺害無知中善者施戒忍進禪定智慧後善者以諸波羅蜜迴向一切智。

  4. 初善者謂四攝法教化眾生中善者不惜身命守護正法後善者善巧方便不墮正位。

  5. 初善者如地等持不捨一切菩薩行心中善者以善方便知進知退住不退地後善者於一生灌頂正位。

    由此觀之,如是『五類』,即所謂菩薩初中後善何以故』者,白法性故,清淨法界,遠離生滅,極安穩故,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二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故。是故菩薩說經講義(講說經文之義理也。如同《大智度論》曰:「一,佛說,謂如來金口所宣。二,弟子說,謂諸聲聞緣覺『菩薩』承佛神力加被所說。三,仙說,謂佛會中諸大仙人,從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揚正法。四,諸天說,謂帝釋每於善法堂上,為忉利天人演說般若。五,化人說,謂三乘聖人,隨機現化,如羅[目*侯]羅化作金輪王而度城東老母,先讚福果因緣,後說大乘妙法。」)有如上之善也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於羅漢而次於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41031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