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何等為『菩薩法施四十功德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何等為『菩薩法施四十功德依《發覺淨心經》開示:菩薩法施

(一)    二十功德,不求果報,不著利養及與名聞,而為說法。何等二十?(1)得正憶念。(2)得勝妙趣。3)得好正意。(4)得強志力。(5)得多智慧。(6)覺悟出世般若波羅蜜。(7)當得少欲。(8)當滅瞋恚。(9)當滅愚癡。10)一切諸魔不得其便。(11)諸佛護念。(12)非人守護。13)諸天與力。(14)一切冤家不得其便。(15)凡所親友無人能壞。(16)凡所出言人必信受。(17)得無所畏。18)凡有行處恒常歡喜。(19)智者讚歎。(20)所行法施恒為他念。

(二)    復有二十種功德,不求果報,菩薩為他行法施時,不著利養名聞,饒益為首數行法施。何者二十?(1)彼未生辯才則能令生。(2)生已不失。(3)得陀羅尼。(4)當得密動。(5)不用多力廣益群生。(6)少用功力多所利益。(7)於眾生邊恭敬尊重常應供養。(8)當得身密。(9)當得口密。10)當得意密。(11)超越惡道及諸恐怖。(12)於命終時心得歡欣。(13)如法正說能伏他論。(14)具大威德勝人敬仰,況餘凡庶。(15)諸根成就無能及者。(16)深心具足得舍摩他。(17)深心具足得毘婆舍那。(18)能行難行精進不減。(19)守護正法速能超度不退轉地。(20)一切行中得隨順住。

    由此觀之,如是『四十種』,即所謂菩薩法施四十功德,菩薩法施不求果報,不著利養及與名聞衣服飲食,饒益為先數行法施。何以故蓋『法施』者,謂從諸佛及善知識,或從經卷,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也。如同《金光明最勝王經》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眾生,出於三界,斷諸煩惱,成就慧身,譬如日光遍照大千世界。」《智度論》曰:「以諸佛語妙善之法,為人演說,是為法施。」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於羅漢而次於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11012日星期三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http://blog.udn.com/famscl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blog.nownews.com/famscl/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905
http://blog.dreamhome.com.tw/blog.asp?name=famsc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