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改造國營事業文化
  2009/2/3 | 作者: | 點閱次數:92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經濟部今年將以中油和台電為對象,推動國營事業改造計畫。針對兩家事業的組織文化、人力、財務、生產製程、產品和形象進行全面的檢討改善,經濟部長強調不排除兩家事業人事換血。

其實,民眾比較關切的是國營事業的營運能夠確實提高效率創造盈餘,而又不增加民眾在油電這兩方面支出的負擔。

去年全年中油和台電兩家國營事業合計虧損二千億元,而員工卻分別領有四點四到四點六個月的年終獎金;在國際金融風暴的襲擊下,國內失業人口已逾五十萬,還有更多的人無薪休假甚或無薪上班。許多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國營事業還如此吃香喝辣,不僅引起民眾的憤慨,更因而引發社會不公的連鎖效應。

雖然經濟部一再修改國營事業員工績效獎金計算辦法,但是虧損的單位就不應該領取績效獎金,根本不必在計算方法上做文章;如果在民營企業,公司經營虧損,董事長或總經理早就被撤職換人,員工也沒有任何紅利可分,這是公司經營的常理。那有公司虧損累累,董事長、總經理還穩如泰山,員工照領高額獎金的道理?

最讓民眾不滿的還不只是中油及台電的員工績效獎金發放不合理,油電費率的上漲也是引起民怨的主因。油氣價格的上漲通常都沒有定制,只要虧損過多或是國際油價有風吹草動就跟著喊漲;電價也是一樣,民眾通常在接到帳單後才發覺電費莫名奇妙的高出許多。而這些費率的上漲,民眾毫無置喙餘地,尤其有一陣子油價採取浮動匯率,連行政院長和立法院都不能干預,這種國營事業簡直和「黑店」差可比擬。

國營事業擁有最多資源,為何經營還會虧損?理由就像經營不善的公司一樣│管理不當。油電兩家事業都是經營超過半世紀的老機構,思想觀念一成不變。許多經營超過五十年的企業,只有轉型才有可能繼續經營,否則就被淘汰了,包括老字號的石化業、汽車業、食品業莫不如此。中油台電所以能屹立不搖,是靠著老百姓的納稅錢撐腰。

中油和台電以過去的經驗和管理模式營運,當然虧損累累,拿中油和台塑化做一比較就明顯可知,同樣的品質和價格,為何台塑化年年賺錢而中油卻慘賠?理由在於內部耗損的成本過高,包括人事費用和高額獎金就吃掉不少老本;至於經營流程中因管理不當的無謂耗損更是可觀。

每一個企業都有它的文化,其內涵包括它的企業理想、經營理念、人事管理,以及由員工特質所形成的企業形象。國營事業給人的印象就是作風老大、穩賺不賠、永不改進,這樣的形象怎能永續經營?近年來有些國營事業因經營不善而關門或是轉為民營,至少不必再增加國庫的負擔。

中油、台電不可能關門,短期也不可能完全交給民間經營;但是可以部分開放給民間經營,不要由政府壟斷,像油氣一樣有台塑化的競爭下,可以知道中油的虧損是多麼的不合理。國營事業如果僅僅是更換高層人事,那就像舊酒裝新瓶,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只有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徹底進行文化改造,才有可能面目一新,轉虧為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