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云何為『菩薩往生極樂優於生三界外』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依《西方合論》開示:菩薩往生極樂優於生三界外。所謂
- 菩薩生三界外者,有二種:1.二乘三種菩薩,折伏現行煩惱,捨分段而生界外,悲智狹劣,于嚴土利他,不生喜樂,為如來所呵。若不迴心行六度等行,畢竟不入大乘智海。2.法身菩薩,
- 有菩薩摩訶薩,得六神通,不生欲界、色界、無色界,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諸佛。
- 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到處,無有聲聞、辟支,乃至無二乘之名。
- 有菩薩摩訶薩,所至到處,其壽無量。菩薩有二種:一者生身菩薩;二者法身菩薩。
- 法身菩薩,斷結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薩,不斷結使,或離欲得五神通。得六神通者,不生三界,所至世界皆一乘清淨,壽無量阿僧祇劫,菩薩生彼,為樂集諸佛功德故。
- 當知,菩薩具六神通,方得生彼,甚為希有。但是凡夫往生極樂者,以佛力故,又則念力不可思議,以念念中具六神通故。
由此觀之,如是『六者』,即所謂菩薩往生極樂優於生三界外,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極樂世界』者,是阿彌陀佛的國土名,因其國只有快樂而無痛苦,故名。又稱西方淨土,就念佛之言,雖通於諸佛,然諸大乘中念佛之言,獨限於西方之阿彌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眾生往生佛國之誓願者,法界諸佛中獨阿彌陀一佛也。又『往生』者,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謂之往,化生於彼土蓮華中,謂之生。往生之言雖通於諸受生,而諸教所勸之行,偏在極樂,故常以為對於極樂之別名,是淨土門之至要骨目也。又『生三界外』者,謂生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之外。1.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2.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禪十八天皆屬之;3.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屬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往生極樂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
- ‧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22年6月3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官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