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65

 

 

2.無論果位因地,相與非相,皆不可取。若於此理少有未明,則修因時,便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深契。此佛舉問之微意也。

  『無論果位因地,相與非相,皆不可取』。世尊為我們作證明,他是以究竟圓滿的果位,自受用的報身而不住。雖得報身,心裡若無其事。心裡沒有分別執著,甚至連念頭也沒有,方是真的無住。果位層次很多,小乘四果四向,大乘菩薩從初信位直至等覺,五十一個位次。每個位次往後看,它是因;往前看,它是果。譬如初地,初地向前看是三賢位,它是果;往後看是二地、三地,它是因。因地、果地,要辨別清楚。證得究竟圓滿佛,方是圓滿的果位。等覺菩薩往佛看,是因位;往法雲地菩薩看,是果位。

  「相與非相」,「相」是現象,是事相;「非相」是指心性,或者說空相。相是有,非相是空,空有兩邊皆不住,所以無住是兩邊皆不住。不可以住有,亦不能住空。凡夫修行,如果住空,果報在四禪的無想天,什麼都不想了。此系功夫淺的。功夫深的,住四空天。因為住空,才有四空天;若是不住空,何來四空天?凡夫空有皆不能住,住有是四禪以下的,住空就變成四空天。總而言之,住空、住有皆不能出三界。

  修行人、菩薩,空有都不能住。修行證果的人住空,如小乘阿羅漢、辟支佛,世尊在大乘經上呵斥他們「墮無為坑」。無為就是空。墮無為坑,在修學證果上終止了,不能前進。小乘阿羅漢證入偏真涅槃(空),兩萬劫才知道迴小向大。他終止兩萬劫,這麼長的時間空過了,辟支佛比阿羅漢聰明,也要耽誤一萬劫的時間。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住空,亦有此種害處,住有,則決定不能出三界。所以空有兩邊皆不能住。

  我們認清事實真相,才明瞭世尊何以教我們空有兩邊皆不住。「應無所住」是不住有,「而生其心」是不住空,空有兩邊不住。生心,一定要依佛的教誨。剎那的相在轉變,我們生的心善,變現的相就善;生的心不善,變現的相就不善。因此,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可以說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教導我們如何生心,我們要細心體會,認真學習。『若於此理少有未明,則修因時,便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深契』。讀《金剛經》的人很多,真正懂得的人卻不多,即是不清楚宇宙人生真相。所以,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聽到這兩句,就明心見性,五祖忍和尚為他講《金剛經》,講到此處就圓滿了。此經,我們聽上一百遍、一千遍,依然是老樣子,原因是「若與此理少有未明」。我們還不是「少有」,我們是多有未明,所以對於這兩句經文,我們聽了不會開悟。能大師一聽就悟入,他真的明白了。他怎麼明白的?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我們的用心要如此才行。換言之,不僅是世法的,一切分別執著,我們要放下,乃至佛法也不能分別執著,也要放下。這是佛在本經告誡我們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佛在此地舉例說明,法如筏喻者。「筏喻」是世尊早期講經常常用的比喻,在小乘《阿含經》裡,我們常常看到這個句子。《金剛經》上雖然出現同樣的句子,其用意不同。小乘人著相,所以世尊取這個比喻。佛說法就像筏喻一樣,我們沒得度的時候要依靠佛法,證果之後佛法就不要了。像渡河,沒有渡過去,我們要船;過去之後,登上彼岸,船就不要了。小乘經上說的這個意思好懂。《金剛經》上不是這個意思。《金剛經》上佛教我們,正坐在船上就不能對船有絲毫的執著。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這決不是小乘的境界。小乘是離、即不同時,大乘法離即同時,就是無住跟生心是同時的,是一不是二。此意甚深。
宗門所謂「識得一,萬事畢」,「畢」就圓滿了。「一」是什麼?也是同時,我們在這裡說的離相跟即相同時,無住跟生心同時。同時就見性,二時就不見性。同時是一切都同時,性相同時、理事同時、因果同時、真妄同時、邪正同時、善惡同時、利害也同時,無一法不同時。同時即是一,宗門講的「識得一」,其意在此。我們展開經本,「如是我聞,一時……
」。「一時」就是同時,「一時」就是一真法界。如果不同時則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此觀念若能轉過來,你修行的功夫就得力。

  我們修行何以功夫不得力?我們固然也很認真地修,有人一天念十遍、念十二遍《無量壽經》;然而他的境界轉不過來,不知道同時,不知道是一時。《金剛經》念得很熟,從頭到尾背一遍,十三分鐘,很了不起!境界還是轉不過來,何以轉不過來?依舊分別執著,心不清淨、心不平等。不清淨就不平等,是故他的境界當然轉不過來。他依舊是名字位中人。無法從名字位提升至觀行位,真可惜。諸位要知道,我們念佛,到觀行位才能往生,名字位不能往生。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不能往生。古人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其原因是仍然在名字位中;名字位是有口無心,不是真修。真修就是觀行位。真修,剛才講了兩件事,一是把觀念轉變過來,作觀;一是行為轉變過來,「觀行」。行為是六度;觀念是無住。「無住」就是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一定要心清淨,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放下行嗎?決定不行!何以不行?因為那是妄想,妄想障礙了心性!到此,我們才認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的是無量法門修行的中樞,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我們念阿彌陀佛,身心世界要放下;不放下不能帶業往生。我們必須知道,帶業是只帶舊業不能帶新業。

  『此佛舉問之微意也』。舉什麼問?舉報身不住。問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佛如是問的意思你要懂。讓須菩提來答覆,一問一答,我們從中領會到無住生心之深義,然後才得受用。得受用即是你會過日子,會生活,你能把輪迴心轉變成佛菩薩的心。佛菩薩的心是無住,輪迴心是有住。有住就是心裡還有牽掛、還有憂慮。還有牽掛是輪迴心。諸佛菩薩一切憂慮、牽掛、分別、執著都沒有了,這是覺心。絲毫的分別、妄想、憂慮、牽掛都沒有了,要如是而行布施。布施包括六度萬行,不是僅僅修一個布施。布施包括我們整個的生活,包括我們全部的活動。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 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