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4/29
|
|
|
作者:星雲大師
|
|
|
點閱次數:1071
|
|
|
環保列印
|
|
|
|
|
|
|
|
文/星雲大師 發腳尋師為參禪, 孤雲高臥枕石眠; 白月無風光自淨, 青松有雨響聲寒。 ──古德 「發腳尋師為參禪」,在僧團裡,行腳遊方的修行人大多是為求真理而發心遠遊參禪的,他們是如何安排雲水生活的呢? 就像目前社會上,我們要找到一份好職業,必須先具備好的資歷、好的本領,不要埋怨別人不欣賞你、不重用你,因為你沒有足夠的自備條件,就算有份好工作,也不能勝任呀! 所以,發腳尋師學道也要有「孤雲高臥枕石眠」的態度。 一塊石頭能作枕,不貪非分不煩惱,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也能隨遇而安、隨緣自適,不計較環境好壞,像天空的白雲到處飄移自在,雲水生活又何妨? 生活愈是困苦,物質愈是貧乏,愈是要有「三千大千世界」的禪意,有逍遙安忍的心胸,才能夠隨緣自在。 「白月無風光自淨」,是說在無風的月夜,皎潔的天空特別明麗清淨,做人如果不造業、不犯罪,止息內心是非、好壞、得失的亂源,使內心安詳和樂。 人格清淨無染,自然「青松有雨響聲寒」,能識見自己三昧的風光了。 東晉的法顯大師,以及唐朝的玄奘大師,都是發心尋道的先驅者,他們有的渡海,有的翻山越嶺。 他們用堅強的毅力,熬過一切的苦難,千劫百磨也不回頭,實在就是「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的最佳寫照。
|
|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