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何等為『色空章十門止觀』
眾所周知:『色』者,示現之義,諸色法中獨取五境中之色塵而名為色者,以彼有質礙與示現兩義,色之義勝故也。又『空』者,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又謂理體之空寂。如同《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至於何等為『色空章十門』?依《華嚴發菩提心章》開示:色空章十門止觀者,何等為十?即
(一) 【會相歸性門者】。於中有二種(1)於所緣境會事歸理;(2)於能緣心攝將入正也。
(二) 【依理起事門者】。亦有二種(1)所歸理非斷空,故不礙事相宛然;(2)所入止不滯寂,故復有隨事起修妙覺觀。
(三) 【理事無礙門者】。亦有二種(1)由習前理事能通交徹故今無礙也;(2)雙現前故遂使止觀同於一念頓照故。
(四) 【理事雙絕門者】。由事理雙觀互相形奪故,遂使而雙俱盡非理非事寂然雙絕,是故令止觀雙泯迥然無寄也。
(五) 【心境融通門者】。即彼絕理事之無礙境,與彼泯止觀之無礙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冥然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分也。
(六) 【事事相在門者】。由理帶諸事全遍一事,是故以即止之觀於一事中現一切法,而心無散動,如一事一切亦爾。
(七) 【彼此相是門者】。由諸事悉不異於理,理復不異於事,即是一切而念不亂,如一事一切亦爾。
(八) 【即入無礙門者】。由交參非一與相含非異,體無二故,是故以止觀無二之智頓現,即入二門同一法界,即心無散動也。
(九) 【帝網重現門者】。由於一事中具一切,復各具一切,如是重重不可窮盡,如一事既爾,餘一切事亦然,以止觀心境,不異之目頓現一切,各各重重悉無窮盡,普眼所矚朗然現前而無分別,亦無散動也。
(十) 【主伴圓備門者】。菩薩以普門之智,頓照於此普門法界,然舉一為主一切為伴,主伴伴主皆悉無盡,不可稱說,菩薩三昧海門,皆悉安立自在無礙,然無異念也。
由此觀之,如是『十者』,即所謂色空章十門止觀,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止觀』者,止是定的意思,觀是慧的意思,所以止觀法門,就是修定慧的法門。又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謂若能成就二法,自然定慧圓明也。又法性寂然為止,寂而常照為觀,止如明鏡止水,觀如明鏡止水影現萬象,故止與觀者,不二一體也。如同《輔行》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
總而言之,『止觀』者,梵名奢摩他,S/amatha毘缽舍那Vipas/yana譯言止觀,定慧,寂照,明靜。止者停止之義,停止於諦理不動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義,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觀而得名。觀者觀達之義,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也。此就能觀而得名。又貫穿之義,智慧之利用,穿鑿煩惱而殄滅之也。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則止屬于空門,真如門,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也。觀者屬於有門,生滅門,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也。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則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正證真如。蓋止伏妄念,譬如磨鏡。磨已,則鏡體離諸垢(是斷惑),能現萬像(是證理),是即觀也。若真止真觀必為不二,以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也。然則真觀必寂然,故觀即止,真止必明淨,故止即觀也。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0年2月6日星期六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
【 http://blog.nownews.com/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
【http://hercafe.yam.com/blog/famscl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 】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905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