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向何生度此身?

↑TOP

在《禪關策進》一書中,黃龍悟新禪師(一○四四~一一一五)問到:「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禪宗把擺脫生死輪迴說成是「度此身」。對現在的修行者來說,可以把它直接解釋為擺脫痛苦。不一定要開悟才能擺脫痛苦,只消踏上解脫之道就行了,就像坐船從苦難的此岸前往解脫的彼岸;只要你坐上船,開始這段旅程,就已經是在解脫之道的途中了。因此,「解脫」可以理解為從此岸渡到彼岸的過程,而我們所搭的船也就是佛法。只有獲得了這個寶貴的人身,我們才能上這艘船。既然我們有了人身,既然能夠聽聞佛法,就應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來修行,把解脫想成是克服生死的過程。禪宗有個說法,了生脫死,大徹大悟。這個說法鼓勵修行者剋期取證,不管那是終身的,或像禪七這樣一段固定的時間。

開悟既不簡單,也不困難。但為了親身體驗到開悟,我們必須對無常抱持正確的看法。每個時刻都是短暫的,無法掌握。如果不能利用這個稍縱即逝的時刻來修行,就是在浪費時間;如果能利用它來修行,那麼每個時刻都變得寶貴。珍惜每個時刻來了解自己念頭那種稍縱即逝的本性。體驗你心裡的兩種無常:不斷打心裡經過的那種念頭的無常,以及心本身的無常。你必須自己來體會;擁有正確的無常觀是修行佛法最安全、最有利的方式。

人生的特色就是無常。即使活到一百二十歲,生命依然稍縱即逝。你一生中呼吸的次數可能數以百萬計,但依然是有限的。如果充分了解無常,就該利用每一個呼吸。隨著每次的吸氣和呼氣,就能從人身得解脫。這是渡過苦海、到達解脫彼岸的確切之道。

這並不表示你應該匆匆忙忙、急急切切地從事修行。這就像匆匆忙忙想早點搭上渡船,卻忘了帶船票,結果其他人都上船了,你卻被拋在後面。了解無常,但不要太匆忙或急 切焦慮。就只是耐心地時時刻刻停留在方法上。這麼做時,你就知道自己已經在船上了。這是最好的修行方式。否則你就會一直失去修行,就像安全地上船,卻又跳下船。上船,耐心地待在上面,直到抵達彼岸。

因此,從現在開始,要充分體驗無常。念念之間都要完全跟著你的修行。把心放在方法上,把這個寶貴的生命獻給佛法。這樣子修行,你的努力就不會白費。知道自己有這個寶貝,如果日復一日、時復一時地浪費它是很可惜的。這個珍寶原來是你的,因此要把它用在修行上。這樣的話,你就走在解脫人身的道路上。
結真正的善緣

佛教中有「結緣」的說法,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支持、協助,共同走上良善、光明的道路,所以「廣結善緣」其實就是「普度眾生」。但是,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來與他人結緣呢?無論是用物質的援助或情感的關懷,只要不離開佛法的精神,都是與眾生結緣的方式。

一般人多半是用物質來與他人結緣,但如果懂得佛法,便可以用佛法來協助人、勸勉人,希望他們以後也可以用佛法來幫助自己,這才是最好的幫助方式。因為,如果只依靠別人的幫助,那是不可靠、不長久的,就像生了病只會不斷地去看醫生,卻不願調整自己錯誤的生活習慣,那是無法真正痊癒的。

有一次我問一位長期看心理醫生的人:「為什麼要看心理醫生呢?」他說:「這不奇怪,就像我們每天都要定時吃飯,少一餐都不行,看心理醫生也要定期去,一星期就要看兩、三次。」他的解釋好像言之成理,其實似是而非。因為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應該是找出治本的方法,不能只是治標而已,更不能以和稀泥的心態逃避,否則,當下好像問題解決了,其實並不徹底。

如果能用佛法來解決,就不單是治標,也能治本。用佛法來處理心理上的問題,那是最究竟,也是最徹底的。所以,用佛法來幫助別人,是最好的結緣方式。

但是,結緣也有清淨、染汙的分別,端看我們用何種心態來與別人結緣,以清淨的心所結的緣是淨緣,以染汙的心所結的緣就是染緣。所謂的染汙心,就是內心別有目的,期待、盼望別人能有所回饋,這種緣會讓彼此困擾、糾纏,到最後可能反而成為惡緣,彼此結仇、結恨,像這種緣還是少結為妙。

結緣一詞在民間信仰中,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例如,「了緣」這個觀念,特別是有所謂「七世夫妻」的說法,認為男女雙方在過去世結了很深的緣,如果沒有當足七輩子的夫妻,兩個人的緣分就無法了斷。

其實這根本不是佛教的觀念,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因果、因緣關係是不可思議的。即使兩個人之間原本只有很淺的關係,由於種種因素,都有可能繼續愈涉愈深,就像藤和絲纏在一起,只要一用力就會愈纏愈緊、愈纏愈亂,沒完沒了。因緣因果是相續不斷的,而且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了緣」這個觀念似是而非,「七世夫妻」更只是小說中的想像罷了。

此外,民間還有「還願」的說法,認為廟裡的神明達成了自己的請願,就要用犧牲或祭祀的方式來還願,這種報酬的性質也和佛教的觀念背道而馳。佛教對眾生的救助應該是毫無條件的,例如:我用佛法來幫助別人,是沒有條件的,不會因為某個信眾供養我比較多,我就對他特別好。就我個人而言,別人對我好也好,對我壞也罷,我都不抱分別心,只要是願意接受佛法的人,我都會盡自己所能給予幫助。

所以,佛法不說糾纏不清的「了緣」,也不說報酬式的「還願」,這個觀念應該要釐清,才能真正與眾人廣結善緣。

--- 摘取自《從心溝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