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云何為『菩薩能攝菩提亦令增長之法』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至於云何為『菩薩能攝菩提亦令增長之法』?依《佛說轉女身經》開示若菩薩成就

  1. 四法能攝菩提亦令增長。何等為四?(1淨心。(2深心。(3方便。(4不捨菩提之心。是名為四。
  2. 復有四法。(1恒欲利益一切眾生。(2常當慈心愍諸眾生。(3當以大悲度脫眾生。(4堅固精進具足一切佛法。是名為四。
  3. 復有四法。(1分別諸法多生信心。(2遠離聲聞支佛心。(3樂觀勝法欲具滿一切佛法。(4勤行精進必成其果。是名為四。
  4. 復有四法。(1離於憍慢。(2除自大心。(3重尊長。(4易可教誨。是名為四。
  5. 復有四法。(1於來求者不生恚恨。(2一切物不求其報。(3已施不悔。(4所有善根盡迴向菩提。是名為四。
  6. 復有四法。(1不破戒。(2不穿戒。(3不雜戒。(4不濁戒是名為四。
  7. 復有四法。(1性和能忍。(2善護他意。(3自護己身終不犯他。(4向菩提。是名為四。
  8. 復有四法。(1堅固精進。(2明淨精進。(3不怯弱精進。(4迴向菩提。是名為四。
  9. 復有四法。(1堪能。(2心強堪能。(3善能修集諸禪及支。(4恒不忘失菩提之心。是名為四。
  10. 復有四法。(1布施。(2愛語。(3利益。(4同事。是名為四。
  11. 復有四法。(1慈心遍一切處。(2大悲無有厭惓。(3喜心深愛敬法。(4捨心離於憎愛。是名為四。
  12. 有四法。(1聽法無厭。(2正觀思惟。(3隨法能行。(4迴向菩提。是名為四。
  13. 有四法。(1知諸行無常。(2決定知陰是苦。(3定知諸法而無有我。(4定知涅槃是寂滅法。是名為四。
  14. 復有四法。(1得利不喜。(2失利不憂。(3雖有名譽其心常等。(4雖聞惡名心亦不惱。是名為四。
  15. 有四法。(1他毀不瞋。(2稱讚不喜。(3遭苦能忍。(4雖樂不逸亦不輕他。是名為四。
  16. 復有四法。(1觀因。(2知果。(3離二邊見。(4覺緣起法。是名為四。
  17. 復有四法。(1知內無我。(2知外無有眾生。(3俱知內外無有壽命。(4畢竟清淨無人。是名為四。
  18. 復有四法。(1行空不畏。(2觀無相不沒。(3不分別無願。(4樂觀諸法無作。是名為四。
  19. 復有四法。(1不證苦智。(2不證集智。(3不證滅智。(4不證道智。是名為四。
  20. 復有四法。(1深觀菩提。(2不謗正法。(3身在僧數終不退轉。(4於法不起諍訟。是名為四。
  21. 復有四法。(1能令貪欲不起。(2亦不攀緣。(3斷貪欲瞋恚愚癡。(4及餘煩惱亦復如是。是名為四。
  22. 復有四法。(1於諸眾生心常平等。(2等觀眾生皆是福田。(3佛及眾生皆悉平等。(4法及眾生亦悉平等。是名為四。
  23. 復有四法。(1不顯己身。(2下他人。(3不輕未學。(4於已學者愛敬如師。是名為四。
  24. 復有四法。(1遠離無益之言。(2恒求閑靜。(3樂住阿蘭若處而無厭足。(4勤求阿蘭若諸功德利。是名為四。
  25. 復有四法。(1少欲。(2知足。(3物知量。(4樂行頭陀不貪上妙衣服飲食。是名為四。
  26. 復有四法。(1知己。(2知他。(3知時。(4知義。是名為四。
  27. 復有四法。(1樂法。(2樂義。(3樂諦。(4樂成就眾生。是名為四。
  28. 復有四法。(1淨能護自心。(2外淨能護眾生。(3法淨行善之處。(4智淨能離憍慢。是名為四。
  29. 復有四法。(1離我。(2去我所。(3除諸見。(4斷愛恚。是名為四。
  30. 復有四法。(1權攝慧。(2慧攝善權。(3大悲攝一切施。(4精進攝一切道品之法。

    由此觀之,如是『三十類四法』,即所謂菩薩能攝菩提亦令增長之法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攝菩提』者,即攝取菩提。菩提,華言道。即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理也。以其無滅無生,不變不遷,是為常住果。又『令增長』者,即令橫增豎長也。如同《勝鬘寶窟》曰:「增長者,橫闊為增,豎進為長。」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於羅漢而次於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625日星期五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mscl 的頭像
    famscl

    妙音書院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