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人間關懷社會↑TOP

阿難白佛言:「……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37474;,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弟子品第三〉

阿難說他回憶釋尊以前有一次患了小病,需要牛奶,阿難便到一個大婆羅門家去托37474;要牛奶。大婆羅門家是大宗教師階級的家庭之意。這段話是說明佛原是不會害病的,但為了度眾生,需要一個弘化佛法的因緣,故示小病需要牛奶好促成阿難去大婆羅門家托37474;,這是行化因緣,為度眾生,佛才示現有病。

當時維摩詰見到阿難尊者在那裡托37474;,便過來問明原因,即對阿難尊者說:

「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此之身,當有何疾?當有何惱?」〈弟子品第三〉

維摩詰說佛不應該有病,佛的身體根本不會害病。他指的是佛的法身,凡夫僅見佛的肉身,大菩薩所見是佛的法身。佛的法身遍在恆在,是無漏的,不會有任何煩惱。既無煩惱,自然不會有病,怎麼說釋迦牟尼佛有病?可是當時的阿難尊者,尚是一個未證四果的三果聖者,尚未到達大菩薩的境界,所以看到的是能示現疾病的應化身佛,與維摩詰所見的不同。

即聞空中聲曰:「……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弟子品第三〉

以上三段經文是有層次的:第一個層次是阿難尊者看到釋迦牟尼佛害病,以為佛真有病;第二個層次是超越於有病和無病,維摩詰菩薩認為佛是不可能害病的;第三個層次是說看到佛生病是真的,但是佛本身是不會害病的,為了救度五濁惡世的凡夫眾生才示現小病的。第一層次是阿難所見的太低了,第二層次維摩詰菩薩所見的又太高了,第三層次恰到好處,主要是說明佛的出世是為了關懷人間社會。

我們目前的社會十分混亂,人心浮動不安,這樣的社會更需要佛法。有人藉口太忙不能學佛,我說就是因為忙才更需要學佛觀心,因為身忙,心也忙,忙得暈頭轉向、心浮氣躁,更需要學佛安心。也有人說等到老了再學佛,我說老了就來不及了,人人都及時學佛,及時有用,遲一天學佛就多一天的損失,老了再學,損失就太多了。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這一段經文的精神相當偉大,所謂「從癡有愛」,「癡」是無智,「愛」是貪欲,「我」是以無智的「癡」為本,由癡而有了貪愛,便是「我」的病灶所在。癡不是發瘋,是對世間現象的原則不清楚。世間的一切現象皆為因緣生、因緣滅,生滅無常,幻有幻無,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把自己所有的看得太重,便不會放不下提不起。由於世間法是因緣的生滅,已經是不好的,加上好的因緣可能轉好;已經是好的,遇上不好的因緣也可能變壞。故而我們應把握因緣、創造因緣。然而實際上「有」並非常態,故也不要執著於「我」及「我所有」,那麼「自我中心」自然能擺下來,便是離「癡」的智者。

「我病」的「我」是貪、瞋、癡等煩惱的根源,「癡」則是「貪」與「瞋」的根本。一切眾生都有貪瞋癡,所以都害病,因此連累了維摩詰也害病了,如果眾生都不病,維摩詰也就沒有病。為什麼呢?菩薩為了度眾生而進入眾生的生死大病之中,就不能夠免於有病了。眾生的生命現象,即是生、老、病、死的過程,生了一定會死,在生死之間一定會病,「老」是時間過程,有生理的及心理的兩大類,如果眾生都離病,菩薩自亦無病。這個精神其實相同於地藏菩薩所說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換句話說,為因應眾生都在大病,菩薩為度眾生,也不能不顯現病相。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病者,以大悲起。」〈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這段經文是說,菩薩正如慈愛的父母一樣,看到自己的子女害病,就像自己害病一樣,甚至比孩子感受到更深的病苦。若眾生病癒,菩薩的病也就好了。

這個菩薩的疾病是從何而引起的呢?菩薩本身無病可害,因為有大悲心憐憫眾生的關係,示現有病。大悲之意是以平等心救度每一個有緣的眾生。大菩薩看待一切眾生都像看待自己,也像看待自己的獨生子一樣,故稱為「同體大悲」。菩薩的福報非常大,可以不受任何苦報,只因看到眾生可憐,不忍眾生受苦,所以與眾生生活在一起,示現與眾生相同的種種病相,以便於度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m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